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盛世英雄> 盛世英雄第54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盛世英雄第54回(3 / 6)

关键的是不能‘斩草除根’。还要与当地牧民沟通,对方允许才能进入。这些种子采收回来,经过实验室的精心高科技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我们知道,所以成大事者需要先决条件,所谓天地人神皇缺一不可,我们看现在的先决条件。天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少雨,风多云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植物生存条件恶劣,许多地方不具备植物生长条件;地利: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水分渗漏更快,沟壑纵横、土质疏松,水库池塘不能成型,无法蓄水,灌溉困难,

植物无法生长,动物也就无从谈起;人和:生存条件缺乏,生活环境艰苦,人烟稀少,甚至有些地方人迹未至,那么人力资源就会匮乏,更不用说人才。如此先天不足的条件,我们勤劳、勇敢、智慧的的劳动者如何创造条件?又如何有效解决问题?你不是降水少、地表不能存水、挥发较快么?降水少我们另寻水源,谁潜行地下尽量寻找地下水,以补充地表;河流架设管道适量抽水,供给无河流区域;实在没办法就用容器运,银狐早先就在哈飞定制了20架大型运输直升机,有十架已出厂,可以试运营。这是解决水源不足问题,当人这不是长远之计,有待于新发现。减少蒸发就是我们前面交代的、花泥包塑料膜,花泥是植物秸秆打碎后加粘土、生活垃圾等物加工而成,具有很好的保水性;严密铺就,空气挥发也就只有通过植物,反而促进了植物生长;高大植物的滴灌是最有效最节水的举措;再是铺设管道,定期补水;地表不能存水,干脆用大容器盛着。综上所述,完成这些必须四大力量支撑:财力、物力、人力、智力。

财力就是钱。牛正昀团队10年可支配资金4万亿,远远不够,但肯定会有源源不断的补给。我们算一笔账:50cmX50cm成本5元,1平米就是20元,1平方公里就是2000万没加上施工费至少4000万,1万平方公里就是4000亿,4万亿只能完成10万平方公里的基本改造。这是多么庞大的财力支撑方可操作,要不然就是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不过银狐人、也就是中国人,已经有这个财力,也需要这个投入。

物力是需要源源不断地后续补给,我们计算一下:1平方米花泥方块是50斤,70%是秸秆,即35斤,1平方公里需要35000000斤,我国全国境内每年可产生各类秸秆、皮壳等大约1万亿斤,可满足月30000平方公里的需求;光秸秆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其它含纤维丰富的有机废弃物多的是,应该远多于庄稼秸秆,再加上所有生活垃圾、各种粪便;其实这还不是充分保障,各地的多余有机物肯定不能取绝,那也不符合自然规律,我们仍然需要寻求新的补给。

人力在大西北不足,内地是充足的,只要有吸引力肯定不会缺乏,主要还是人才;人才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的骨干。那么银狐人早有准备,宣南燕在篷连大桥施工现场培养的是实际操作指挥人才,也就是农民工队伍里说的带班班长,也类似于部队里的班长,是实际施工具体践行者、指挥者;而沙漠学院培养的则是理论指导人才,进行科技攻关,攻坚克难之外还有战后防守,树也栽活了,草也生长了,后面就学要精心管理,守住劳动成果;这是十几亿中国人在向荒漠要效益。

再说智力,在这里我们理解为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我们邓大人说得好: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我们提倡愚公移山精神,那是不屈不挠、坚持不懈、信念坚定的精神;但我们不效仿愚公行为,那是‘愚公’,是不自量力的蛮干行为,就算能移走大山,那也不一定符合自然环境的要求,不一定科学。我们应顺应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条件为人类服务。有句歇后语: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这是智慧,巧妙利用自然条件的智慧。卫先进研发的平沙、铺草机械就是智慧和力量的巧妙结合,改造自然的法宝。这也还不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研发最适合的劳动工具,开创更有力有效的生产力。

有了这些法宝不是充分条件,不能高枕无忧,而是必要条件,是治理荒漠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谈及治理荒漠的可能;而不是有了这些法宝就一定能治理好荒漠。所以,这才刚刚开始。

卫先进给陕西重工提了个醒,这位老总不是吃干饭的,市场竞争需要智慧和决断。他得到消息要治理数百万平方公里荒漠,这对专业机械需求量很大。于是他立即组织团队研发适合黄土高坡、沙漠施工的工程机械,刻不容缓。

牧草生长过程中,陆野很快发现长得过快,所谓惯子不孝、肥田出瘪稻,这是为了育种,太肥不利于结种,最好的方法是放牧。别说牛马,就是羊踩上去包裹花泥的塑料皮也破裂,继而踏碎花泥,严重影响花泥效果。没办法,陆野组织攻关,权宜之计就是给羊穿上靴子:到鞋厂定做直径10~15厘米的厚底鞋套,强行给羊穿上、系牢加固。你还别说,效果不错,借来数万头羊,数千套羊靴轮流穿、轮流放牧。于是陆野和卫先进建立自己的畜牧场的计划又上马了,看来这投入很容易收回。卫先进奇怪:“小陆,院长,”从此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