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陆院长,“我们为何不赶紧建立方块花泥生产基地?”小陆院长笑了笑说:“大师兄,多大的生产基地才能满足需要?总不能把全国各地的秸秆都运到这里来加工吧!你们的牛总在奔波这事,那是浩大而复杂的工程,目的解决秸秆焚烧问题,不是我们能完成的。”
牛正昀顺312国道南下东进,沿途也不闲着,观察纬度与季节的关联。途经西安,牛正昀忽然想起大乾山老和尚几年前说过如果经过西安广仁寺,定要进去拜访,必有大悟。“我们去一下广仁寺。”“时间紧迫,去广仁寺干嘛?噢!大乾山老和尚说的,你还真信呀!?”“干嘛不信?没有理由不信,走,去广仁寺。”到了广仁寺才发现这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喇嘛寺,与牛正昀经常见到的和尚庙、尼姑庵有所不同。西安广仁寺主要供奉绿度母菩萨,是藏传佛教二十一度母之首,也成救度母,与内地的观世音菩萨相近。寺庙不是特别宏大,但烟雾袅绕、香火旺盛,金碧辉煌、游人如织,是个繁华去处。“这个老和尚是什么意图?”牛正昀自言自语,“谁会给我指点迷津?”“哥,走吧!没见你在什么地方烧香拜佛,游园逛庙,因为我们时间紧。”牛正昀东张西望想发现点什么,心想:这里香火旺盛、财源广进,老喇嘛也不认识我,更不了解我,如何给我指点迷津?这里难道暗藏什么玄机?牛正昀没有理会小仙的催促,站在那里张望寻找。牛正昀发现烟雾缭绕中,远处高大的围墙下有一条龙排开的有棚摊位,出售各种纪念品,达数十家之多,牛正昀走了过去。到跟前牛正昀发现这些纪念品多为木雕、石雕、玉雕、铜铁制品、字画古玩等;多是佛教用途,有吉祥、辟邪、驱恶向善之意;有满、蒙、藏、汉、回、维等民族特色物件。花样繁多、琳琅满目。转了一圈,牛正昀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发现,来到了一座石碑前,碑文是介绍广仁寺由来和建寺宗旨。大清康熙42年(1703年),康熙西巡来到西北重镇西安,巡游数日,决定在西安西北角建一座寺庙,命名广仁寺,并且请来了供奉在开元寺的绿度母菩萨。碑文还介绍这是康熙大帝为笼络西藏,稳定西北,广施仁慈于藏、疆、蒙、青海、宁夏、甘肃等西北民众,可谓抱负远大、用心良苦。牛正昀恍然大悟:要在大西北大显身手,一定要团结西北的各族人民。“哥,你还真有佛缘,这都能领悟。”“既然不烧香拜佛,买点纪念品也有意义。”于是牛白二人转会摊位这里。以为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的一把木剑引起牛正昀的注意。剑长约四十厘米,柄长约十二厘米,宽约四厘米,有红穂,木鞘上烫了八个字:斩妖除魔、永保平安。还有浓浓的檀香味。“大姐,这多少钱?”“檀香木的,一百二十块。”“檀香木一百二十块?”“那你给一百算了。”“我是说檀香木怎么会这木便宜。”妇女撅着嘴,拿钥匙打开摊位底下的门子,取出一只长方形的木盒,再开锁,拿出一把和刚才一样大小的木剑,颜色深紫,没上釉却油光发亮。牛正昀接剑在手,沉甸甸如铁,暗暗的檀木香,拔出剑香气更重:“这是阴沉木,极其珍贵,多少钱?”“有缘人不收钱。”妇女气嘟嘟地坐在那里。“仙子,去车上看看一共还有多少钱,都拿来。”小仙去了一会儿就回来了,四叠整钞和一把零钞,“总共不到五万。”“我们路途遥远,留一点加油,四万五都给你。”妇女望着牛正昀手里钞票,欲接又止,目光游移看着别处:“主持说了送给有缘人,收了钱就不准在此摆摊。”周围摊主和许多游客都看着这里。牛正昀和白小仙互望一眼点点头:看来真的与佛有缘。“大姐,”小仙很会说话,“这钱不是买这把剑的,这把剑虽然没有铭文,但从磨损情况看肯定也是有年头的,远远不止四万五。我看得出来你家里也不富裕,也算赞助你一下,您看如何?”妇女闻言,眼里闪出泪花:“去年离婚带着女儿,今年又下岗,女儿马上高考,寺里给机会在此摆摊,都有真货,目的是考验摊主的诚信。我不敢要你的钱。”“你不收下这点钱,我不要你的东西。”牛正昀很干脆。妇女绕出摊位,接过钱就放在摊子上,背地拐了一下眼泪,匆匆而去。两三分钟,妇女回来,抱了许多纪念品,身后跟了个年轻的老喇嘛。年轻的老喇嘛给牛正昀和白小仙分别披上哈达:“阿弥陀佛,施主有缘,带上这些有益健康。”说着示意妇女把东西全部交给牛白二人,一边解说:“这有这把剑是沉香木,其它也是实木,大多是沙漠里生长,也不多见,各个民族的吉祥物都有,希望施主笑纳。”“行行,好说!钱得收下!”“钱是有缘人的,与本寺无关。”妇女收下钱,没有感激的笑容,面无表情。“高僧,我们时间有限,就此告辞。”
回到车上,牛白二人将这些物件摆放在龙的前挡风玻璃下,木剑则粘在显示屏上方。“这是金丝楠木的阴沉木,可经久分泌木气,对身体有益。”龙很内行。“你这里镶嵌的不也是的么?”“我这是檀香木,也对身体有益。”
龙一路风驰电逝,东进南下,沿途度观察、多拍照。陕西榆林地处黄河以南,但纬度较高,季节较慢,那里此时油菜花开得正旺。可一路飞驰过来,到了淮河北线油菜花已经全落完,江淮之间的油菜已经收割,小麦也已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