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杜月笙全传> 第17章 羽翼丰满,黄浦滩上的人杰(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羽翼丰满,黄浦滩上的人杰(5)(2 / 4)

,游览名胜、寻花宿柳,最后还以赌博助兴。

开始时,袁克文和杜月笙、金廷荪他们搓麻将,总是“手气”很好,袁克文的赌瘾也因此越来越大,赌注由千元上升到万元。眼看时机已到,杜月笙他们便三吃一,直到袁克文输得身无分文。

杜月笙还挺讲“义气”,赞助袁克文5000元,让他回北京去。

捉拿“宋教仁案”的凶手

辛亥革命后的10年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没有一天不在打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人们渴望着战乱停止,和平统一。一部分工商业者,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中间阶层人士,以为只要废除各省的督军制度,裁减现有的军队,中国的和平统一的局面就能实现,因此,他们大力提倡废督裁兵、化兵为工。一些军阀政客为了欺骗人民,笼络人心,也高唱这种论调。于是,废督裁兵、化兵为工的政治思潮很快就流行起来。

1922年7月,上海中华全国工商协会、中华国货维持会等20多个团体联合发表了《废督裁兵宣言》,全国商会联合会发表了《筑路养兵意见书》,都是提倡废督裁兵的。

为什么要提倡废督裁兵呢?他们提出,民国以来,“各军阀自由招募,保卫个人地盘禄位,增兵无已,目前统计全国已有百五十余万”,“四万万主人翁,除以血汗供二万万余两军饷外,所受军人酬报者,十年来之哗变劫杀,南战南,北战北,南北交战等之流离颠沛与奸淫掳掠而已,老填沟壑,壮散四方,战线内之兄弟姐妹,无辜饮弹”,“更因兵患酷烈,无力经营,酿成水旱灾荒,连年冻饿死者,又不知有若干千万人,农工失业,商务摧残,教育破产,青年失学,垄断元气,危及国本”,认为当前“首先办到裁兵一件大事”,“若兵不能公开裁处,一切国宪、省宪、自治与联省自治省,均是骗人之假名词。”共和幸福,绝难实现。”因此,他们一再劝告军阀,“正宜顺从民意”,“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爱国爱民善始善终”。不过,这一切全是他妈的骗人,无非是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蠢蠢欲动!

1913年,黄金荣承办侦破了他一生中最轰动的一项谋杀案。他亲自把暗杀中国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前农林总长宋教仁的凶手——武士英迅速逮捕归案。

1913年3月20日,晚上10点多钟,宋教仁先生从上海寓所抵达北火车站,他要搭乘10点三刻的特别快车到南京,然后转乘津浦路车由天津到北平,出席国会。

10点40分,距离开车还有5分钟,躲在办公室与售票房附近的刺客武士英,向宋教仁开了一枪。顿时,北站人声鼎沸,秩序大乱,有很多人看到那名凶手,他身材矮小,动作敏捷,穿一身黑色军服,下手后立刻趴在地上向左右连开两枪,用以吓阻追捕。然后,他急速起立,混在人群之中,穿过大半个候车厅,一路往铁路公司方向低头猛冲,拼命奔逃。

宋教仁惨遭暗杀后,全国震惊!

坐镇北京的袁世凯编造谣言,先发制人,诬赖沪军都督陈其美派人刺杀了宋教仁。陈其美正为遽失良友而伤心,突然又受到恶意中伤,忧急愤慨,迅速采取行动,联络有关方面的同志和朋友,请他们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侦破宋教仁被刺的血案。

此时,黄金荣与陈其美也早有接触,平时小有来往。黄金荣是法租界巡捕房的包打听小头目,同时在上海又有广泛的交际网和雄厚的实力,所以陈其美也嘱托黄金荣追查刺客。

3月23日的深夜,黄金荣已经睡了。杜月笙(那时刚进黄公馆不久)忽然进来喊醒他,报告英租界巡捕房打电话给法租界,说是在湖北路迎春坊妓女李桂玉家里,抓到了一个叫应桂馨的人,可能与宋教仁血案有关。英捕房要求法捕房明天早晨派人去搜查他的家里,希望能找到一些证据。

黄金荣得报,立刻率领五六名巡捕在夜幕中赶往应桂馨的住处法租界文元坊。应宅的客厅里有几名男女,见巡捕一拥而入,个个惊慌失措,神色仓皇。

黄金荣见状,高喝一声“不许动!”

只见一个身材矮小的男子,扭头就往后面逃跑,黄金荣立即拔步追赶。

应家客厅后面,有一条长长的走廊通往厨房,厨房之后,又是一个小小的天井,连接着高逾丈许的后墙。

这一路没有一线灯光,黄金荣凭听觉感到那人穿过厨房,准备翻墙逃跑。黄金荣暗中作了准备,待那人纵身扳上墙头之时,黄金荣一个箭步窜上去,几乎捉到了他那两只悬空的脚。那人身手异常矫捷,一个引体向上,左脚一跨,便越墙跳到墙外的地下。

黄金荣身材微胖,连跳三次才爬上围墙。借着微弱的天光,他看见那人已经从地上爬了起来。黄金荣情急生智,站在墙头上纵身向下飞扑,恰巧扑在那人的身上,两人同时高呼一声:“哎哟!”

那人虽被黄金荣按在地上,仍作困兽之斗,幸亏黄金荣的助手赶到,齐力把那人制服,押回应家客厅。

灯光下,黄金荣一眼看去,顿时想起一张熟悉的面孔,冷笑道:“你叫武士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