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盛世英雄> 盛世英雄14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盛世英雄14回(3 / 6)

。“你别高兴早了,必须你老爸来和我签合同。”其实中国的企业家百分百外强中干。

“小胖子的额头很快起了个鸡蛋大的包。”小仙大笑:“活该!哥,你真有智慧!”“那当然!从那以后,我成了当地建筑业的龙头老大。在官场里,我就是见首不见尾的大鳄。也是踏上大道的关键一步。”“哥,”小仙叫一声欲言又止。牛正昀爱怜地捋了捋她的头发:“仙子,我很爱你,”“我知道!”小仙很自信。“也离不开你。可是什么也不能给你.”小仙心想:他又要出什么坏主意,这家伙鬼精鬼精的。“我无所谓,先这样过着,等你老婆老了,我就有机会了。对了,哥,你说我们两个人跑到深山老林,男耕女织,不于世人所知好不好?”牛正昀知道她在调侃。“哎!你知道,我是劳碌的命,你说的情形只在梦里见过。”“那我就陪你一起劳碌,你老婆主内,我掌外,多美的事,有美女为你效命。”“贪图享乐,我无须再劳碌。不过,不劳碌我的生命就失去意义,人总是这么奇怪,这么愚昧。”“两位,别穷聊了,怎么走?”“你到包河大道下高速,我下车,你上高速继续西行。”“哥,还早,把你送到家门口吧!”“送君千里总有一别,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稀罕!真是!听他的。怕我见你老婆,心术不正,胆小鬼。告诉你,迟早要见。”遇到一处公交站牌,牛正昀让龙停下,可小仙搂着脖子不放:“我真倒霉,倒八辈子霉了。”“二位,此处不许停车,赶紧决定。”小仙只好松手,眼泪汪汪的。龙绕了一圈,重新上高速,一路西行。“你们人类真麻烦,有这么多思想,复杂而矛盾,没法掌握,每秒钟一亿次的计算,还是答不出结论。”“走你的路,烦不烦。”“不烦,不烦,你现在心好像没了。”牛正昀目送龙消失在远方,等公交车到来,这里正好有公交车直达自己的家。

牛正昀家不是在大乾山下,乾山湖边吗?这里我们要交代一下。常言道: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会有一位默默奉献的女人,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在牛正昀这儿还准确。牛正昀妻子舒蕾,两家住得很近,从小一起上学读书,相知相恋到结婚,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其实,舒蕾嫁给牛正昀时,是牛正昀人生中最低潮时期,也冲破了不少阻力。读书时期,牛正昀成绩优异,表现也好,小学时是校少先队大队长、中学时是年级团支部书记,很是出众;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到处打工,五六年时间经常拿不到工钱,除了学到许多技术之外,毫无积蓄;家里兄弟多,田地少,生活窘迫,蕾子有文化、人又漂亮,嫁给牛正昀是需要勇气和远见的。蕾子嫁到牛家之后,常年随牛正昀外出打工,颠沛流离,东奔西走,吃了不少苦。随着牛正昀事业的进展,经济的发达,家中公婆年事渐高,逐渐失去劳动能力,需要照顾和陪伴;一双女儿渐大,上学读书,丈夫工作从无定所,留在家中奉老养小势在必然。舒蕾成了共和国独特现象中的一员——留守妇女。

人类之初,过着低级的无剥削、无压迫的“共产主义”生活,他们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抵御外侵,不得不排除私心。这是这一种群的优势所在,也是这一种群能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主宰的重要原因。最初,人类过着群居生活,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母亲维系着种群的秩序,妇女在采集中也占主导地位,是母系社会。随着人类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男性强壮的体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父系社会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妇女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占不到半壁江山的地位。妇女主要分为两大类:事业型和家庭型。事业型妇女占极少数,她们连结婚成家的可能都不大;家庭型妇女占绝大多数,她们怀孕、生产、哺乳、育婴,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事业基本做不出多少突破。尤其是共和国成立后的女性,她们被从社会最底层“解放出来”,鼓励她们从事生产劳动,生儿育女仍然是她们的任务,是古、今、中、外付出最多的女人。她们的幸福在哪里?扯远了,我们单说舒蕾,丈夫在外如何风光,她从来没有享受过,丈夫在家的重担全部撂给了她。为了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她辛勤劳动,省吃俭用,费了好大的劲,在城里买了一套住宅,搬到城里居住,农时季节回乡种田,节假日带孩子看望父亲,“含辛茹苦”这个词描写她再适合不过。她不知道丈夫有多少钱,也不知道丈夫的钱有她一部分,她精打细算过日子。

前年,大女儿妞妞已经上小学,虽然比同年级同学小一周岁,但妞妞成绩名列前茅。大哥牛正旭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建议把两个孩子送到城里读书,于是舒蕾绞尽脑汁要到省城里买房子。这是中国现代教育的怪现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到九十年代前,湖北黄冈出了全国比例最高的清华生,被视为黄冈现象;九十年代十年,北京海定高考在全国独占熬头,是教育资源向城市转移、学生为了应对高考实行题海战术的结果,是为北京海定现象;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高考进入白热化程度,它基本上是中国青年的唯一出路,集中营式的教育办法占据上风,于是又出现了安徽六安的毛坦场现象。这就是中国、中国人重视教育,却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