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张作霖全传> 第16章 一方霸主一方天,“东北王”斩露头角(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一方霸主一方天,“东北王”斩露头角(7)(1 / 3)

段祺瑞对张作霖的态度做了错误估计,他想张对徐树铮不满,但是他和直系也有矛盾。在直、皖之争会保持中立的,如果直系没有奉系的帮助,皖系打败直系是有把握的。不料,13日张作霖宣布奉军进关,并且二十七师、二十八师已经大批进关,在京奉路、津浦路以及马厂、军粮城一带布防,这样一来,段着慌了,皖军内部也有厌战情绪,傅良佐就不同意打这场战争,刘询的十五师不愿与直军接触。这时曹汝霖、傅良佐去公府往谒徐世昌,请求颁布停战令。7月14日徐世昌颁布停战令,要求所有各路军队均应恪守命令,一律退驻原防,戮力同心,共维大局。但是,为时已晚,不久直皖战争就爆发了。

政权一样都不能少

徐世昌发布停战令的当天,爆发了为时三天的直皖战争。

1920年7月14日晚,直、皖双方正式开火,分东西两路作战。西路在京汉路的京保段,皖军由段芝贵任总指挥。这位总指挥把打仗当儿戏,司令部设在火车上,前线激烈打仗,段和幕僚在车上打麻将。边防军曲同丰的第一师集中在涿州、琉璃河、良乡一线,陈文运的第三师驻固安,魏宗翰的第九师驻在门头沟,李进才的十三师沿京奉路向东布置,以策应第三师。

直系在西路以吴佩孚为总指挥,他的第三师及第二混成旅、第三混成旅布置在易县、涞水、琢州、固安以南一线。吴佩孚为防皖军两翼包抄,以第三师第六旅为左翼,第三混成旅及第三补充旅为右翼,而以第一补充旅挡正面,以保定第一补充旅、曹锟卫队及新从天津开到保定的六营为后援,双方的主力部队都集中在西路。

东路在京奉路的京津段展开。皖军总指挥为徐树铮。大军出发之际,徐在尊师段祺瑞面前,屈膝一跪,“老师,我此去誓死战胜吴佩孚,不杀身便成仁。”徐把西北边防军第二混成旅、边防军第三师两个团及第九师一部部署在落垡、廊坊一线。直军总指挥为曹瑛,将直军第四混成旅、第二补充旅及直隶守备队二十营驻守在杨村,与皖军对峙。

7月14日下午3时,段祺瑞发布总攻击令,皖军首先在西路向直军发动进攻,以大炮向直军阵地猛轰。直军见皖军来势甚猛,暂避其锋,然后直军进行反攻,两军你进我退,我进你退,双方互有伤亡。15日晨,皖军向固安的直军进攻,遇到直军顽强抵抗,皖军受挫,直军乘势进攻,皖军大溃。皖军再次发动进攻,在琢州、固安两处发生激战,占领域州、松林店,直军退到高碑店。

7月16日夜,突降大雨,皖军的榴弹炮发射失效。直军向皖军侧翼包抄,正面则由从河南赶到的奉军第一师邹芬旅加入作战,直军士气大振。直奉两军两面夹击,皖军腹背受敌,力不能支,纷纷弃城逃走。直军乘势收复松林店、三家店以及涿州等地。皖军刘询的第十五师原系冯国璋的卫队师,各级军官亲直仇皖,17日晨,与直军战于涿州北面,投降直军。由于该师反戈,皖军第一师势成孤军,被直军包围,师长曲同丰见大势已去,率部投降。19日,曲同丰在保定发表通电,敦劝边防军与曹锟携手共讨徐树铮,曲又致电段祺瑞,指责段纵恶养奸,丛尤聚怨。第一师是皖军的主力,该师投降,使皖军在西路全军溃散。总指挥段芝贵乘车逃回北京,谒见段祺瑞,跪伏在地,痛哭不已,请求徐世昌下令停战。

东路前线,皖军总指挥徐树铮在廊坊指挥向杨村的直军进攻,直军沉着应战。16日,两军战斗激烈,直军在杨村车站安设大炮抵御皖军,当地日本驻军提出抗议,直军抗辩无效,只好将大炮撤走,皖军乘隙突破缺口,在军后退到北仑,适有奉军工程兵一营驰来相助,直军得到奉军支援,转而反攻。

16、17两日,入关的奉军第二十七师、第二十八师两个旅开到天津附近。奉军的参战,大大加强了东路直军的实力,也给皖军官兵心理上以很大威胁。奉军与直军并肩战斗,17日,重新占领杨村,攻下落垡、廊坊,皖军溃败。徐树铮没有杀身成仁,当晚踉跄逃回北京,躲进六国饭店避难去了。

战争爆发前,段祺瑞密电长江上游总司令吴光新调遣驻鄂西的部队集中汉口,牵制和袭击直军的后路。7月16日,湖北督军王占元按照吴佩孚的指示,将吴光新扣押,部队被缴械。皖系驻洛阳的西北边防军第一、四两个混成旅,按照段的密电,配合京畿皖系的军事行动,但因处在直、奉军包围中,未敢轻举妄动。7月27日,吴佩孚致电该旅解除武装,他们不愿归顺,7月30日,直军王承斌旅会同奉军合力围剿,该两旅向西北方向逃窜。皖军在山东与直隶交界处的边防军第三师,拟夺取德州兵工厂,然后北上与东路皖军会师。19日,师长陈文运率部发动总攻击,20日,夺取德州。但是此时皖军东、西两路已失败,第三师成了孤军,在天津的龙济光振武军去接应边防军第三师,旋被奉军击溃缴械。26日,直军在奉军的配合下,向边防军第三师进攻,该师被击败予以遣散。至此,皖军被直奉军彻底打垮。

战争发动前,82岁的淮军宿将姜桂题劝段祺瑞不要打仗,并斥责徐树铮说:“什么坏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