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张作霖全传> 第13章 一方霸主一方天,“东北王”斩露头角(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一方霸主一方天,“东北王”斩露头角(4)(2 / 3)

本不能做到。既然政府无能作复,然后他就可以以政府无力提供军费和武器为借口断然撤军,这是张作霖给政府挖的第二个陷阱。

徐树铮也察觉到张作霖态度的突变,料想担当第二路总司令调动奉军将成为画饼,从此也就断了念头。本来徐树铮最渴望的就是武力。此时群雄割据,无论是谁想统一中国必须以强大的武力作后盾,如果没有武力,则等于离水蛟龙,无论如何也成就不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徐树铮见张作霖改变态度,于是铤而走险急速招募自己的私军。

但因经费来源和武器供给尚无着落,徐树铮又想出一个歪点子。徐树铮和奉军参谋长杨宇霆、奉天军械厂厂长丁超都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出身,因此他借同窗之谊极力进行拉拢,结果徐树铮如愿以偿,由杨宇霆管理的奉军军费中偷用一部分资金和利用丁超保管的奉军一部分武器,招募了自己的私军。

好事多磨,官场晋升

徐树铮战场上不太顺利,但在操纵北京政局上却一帆风顺。他在段祺瑞的指使下,在北京西城安福胡同布置了一所较宽大的房舍,作为接近他们的议员们的聚会场所,这所房舍名叫“梁宅”,是一所旧官邸。最初参加者仅十几人,多在晚间无事的时候,随便到那里坐坐,彼此高谈阔论。后来参加的人越来越多,随之又添设了棋类、麻将等娱乐用品,使梁宅有了些俱乐部的性质。当时有人提议:“这个梁宅不是在安福胡同吗?安国福民,词挺好,这就叫安福俱乐部吧。”段祺瑞就是通过安福俱乐部,结集了一批官僚政客为他服务。

徐树铮首先在重新上台的段内阁支持下举行新国会的选举,段派靠政府的权势选出了御用党的绝大多数议员,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安福俱乐部成员。正副总统的选举期已迫在眉睫,北京政界各派都积极开展幕后活动。

巧于投机的张作霖自南征以来,尽管自己在拥立段内阁时功勋卓著,但他再三请求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的官职却始终没有得到政府发表的正式任命,因此心里愤愤不平。奉军南征时徒尽其劳而一无所酬。张作霖心想这次可趁机按以前和徐树铮的约定,夺取副总统一职,实在不行的话以武力相压。7月28日,张作霖借口商讨时局问题率重兵进入天津。

张作霖在天津和冯总统、段总理的代表以及曹锟、徐树铮、田中玉、倪嗣冲、张怀芝等北洋派的武将们会合,就总统选举问题、讨伐南方问题、国防对策等时局问题进行了商讨。其中关于副总统选举的预备会议问题是讨论的重点。其次当然还有张作霖的副总统问题,张勋特赦以及选举奉天代表刘恩格为下议院副议长等问题。

对正副总统的人选各派都在暗中较劲并积极进行活动,甲论乙驳乙提甲压,一时难以达成一个共识。各派之间明争暗斗互相倾轧得十分激烈,张作霖也不甘寂寞,试图为获得副总统的桂冠而奔波。徐树铮此时也想乘机履行张徐密约,以期缓和两者间的不睦关系,因此主张选举段祺瑞为大总统,张作霖为副总统,并为此而积极活动。

徐树铮拉拢张作霖无非还是鼓励张作霖将全部奉军都开出来对南方作战。张作霖这次变得十分狡猾,他声称自己坚持南征方针决不动摇,但可以以奉军为各路战线上的总预备队,随时开赴急需增援的地区。他想坐山观虎斗以保存自己的实力。这时各省督军也识破了张作霖的用心,纷纷表示,奉军兵精粮足,装备精良而且一直没有经历大的战斗,所以应该作为前方的主力。双方互相推托,争执不下。

天津督军时局会议最后以南北统一为当前当务之急而统一了意见,决定推举在政见上主张和平统一的北洋文治派的元老徐世昌为下任大总统。大总统早已大体内定因而并无太多异议。难题倒是副总统的人选。

直隶督军曹锟和奉天督军张作霖是副总统位子最具实力的两大竞争对手,而且他们都以参加过南征为自己表功,因此调解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徐树铮曾经“一女许二夫”,既把副总统许诺给张作霖,同时也曾向曹锟表示过同样的态度。徐树铮见张、曹二人争执不下,他根本不敢出面调解。

在协商陷入僵持不下的形势下,各派代表又另辟蹊径,有人建议由段祺瑞当副总统算了,但由于段祺瑞的亲日卖国行为受到国人唾弃,加上直系军阀与之不睦,皖系内部意见也不一致,因而提议不了了之。

争来争去,最后大家内定的副总统还是曹锟。原因是政治上均衡的需要。首先是大总统冯国璋完全没有当选为下任大总统的可能了,因而作为直系冯总统的继承者曹锟成了直系努力扶持的重点人物。其次是张作霖也因周围形势所迫只好作出让步,把副总统让给曹锟,以换取直系对他担任东三省巡阅使一职的支持。

天津会议最后达成协议,新的正副总统当选的同时,冯国璋总统宣布下野,段总理则在各派联合下挂冠组织新阁,承袭段内阁的原有政策,团结一致对抗南方。

张作霖若有所期若有所失,对天津会议的决定没有一丝抵制、破坏的反应,他眼巴巴地静观时局的推移。

天津会议停止举行后,各省督军都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