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在天坛一带准备营房,这差点没把冯国璋的鼻子气歪了。但张作霖也不管北京政府同不同意,自己大大方方地先派几个人去北京寻找部队驻地了。
在这以前,徐树铮和张作霖还达成一个密约,以副总统的座位引诱张作霖出力倒冯。徐树铮专程赶往奉天,表面名义是由于俄国过激派的东进,边境地区紧张,群情骚然,为此前来视察北方中俄边境,而实际真正目的是与张作霖密谋。
徐树铮极力施展苏秦、张仪之流的雄辩之才,首先从世界政局谈起,综述统一中国的急务,进而引证中国四千年的历史,因而断言中国除武力统一之外别无它途,从而论述讨伐南方之必要。张作霖听得天花乱坠,频频点头。
为了引张作霖上钩,徐树铮接着说:“现在当务之急是在未来选举正副大总统时拥护段祺瑞为大总统,选阁下为副总统,这样中国就在我们北洋派手中。作为选举总统前的准备工作是乘最近时局混乱之机使段祺瑞三度组阁,举行新国会的总选举,使本派议员占国会的绝大多数。”
徐树铮的如簧之舌终于说服了张作霖,他对身居中央的徐树铮的努力和智谋才略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了副总统一职,张作霖慷慨应允以武力为后援恢复段内阁,同时事成之后奉军出兵南征。
张徐二人结成密约后,张作霖表现出比以前更加强硬的主战论调,高喊以武力讨伐南方,电令进关的奉军加大对北京的压力。一时间北京地区群情骚然,令人怀疑是否要重演张勋故伎。
为了表明自己没有野心,3月7日,在张作霖授意下,奉天发表他与曹锟、张怀芝的往来电文。张作霖在电文中表示:“本人的财产身家功名权位都已愉逾量,尚复何听希冀!只以目前时局,菲以武力不能进和平。弟处扩张实力,专为畏助我兄起见,此外毫无私意。叵有虚言,鬼神监察。
曹锟的复电称赞张作霖“耿耿大义,磊落光明,骨肉之交,谊同生死。”他对奉军入关表示欢迎。张怀芝辄称,“奉军入关,壮我士气,固我后援。”极尽吹捧之能事。
3月16日,张作霖命令奉军后续部队陆续进关,同时向政府摊牌,提出四条要求,强迫政府接受,如遭拒绝,即或诉诸武力也要贯彻主张,以盛气凌人的态度强迫现政府就范。
张作霖所提四条要求是:一、组织段祺瑞内阁;二、追究长江三督军的责任;三、重新设立东三省巡阅使;四、增建新师。这四条正是对冯国璋一派的威吓。张作霖亮出了一种“究竟接受还是不接受?如何答复”的追问态度,同时摆出了剑拔弩张挥刀立斩的可怕逼问姿势。
冯国璋被逼无奈,在张作霖提条件的第二天,就发表了辞职通电。但皖系和直系主战派都不打算立即将冯国璋驱逐下台。张作霖还没有从冯国璋身上榨取更多的东西,因而想利用冯和段之争,从中渔利,因此,第二天即3月18日,他又发表通电,对冯国璋大加挽留,称“挽救时局,只我大总统一人。”
张作霖又想到一个折衷的办法,他向冯国璋建议说:“你可择定总理一人,组织完全内阁,总理得人,各方同意,致令自然畅行,总统切勿轻怀退志。”冯国璋想辞职也不行。
这时皖系军阀趁机集中火力给冯国璋施加压力,要求他罢免主和派江苏督军李纯。冯国璋气狠狠地说:“作为总统我无权罢免督军。如果我真的有这个权力的话,那第一个被罢免的督军不是李纯,而应该是张作霖。李纯主和无罪,至少他没有自由进兵,威胁总统的事。”
冯国璋电请张作霖进京面谈,他无可奈何地说:“最好雨亭你自己带兵去打李纯,不要逼我下一道根本不能执行的命令。”而这时的奉军早已开到韩庄,李纯被逼无奈,通电辞职,他在通电中痛斥张作霖“派兵入关,要挟中央免本人的职务,并劫夺军械不允交述,这种种情节,令人诧异,其用心奸险,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918年3月12日,张作霖又在北京政府中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他宣布在京城眼皮底下的河北宁河县军粮城,组织关内南征奉军司令部。张作霖自任总司令,而副司令却由徐树铮担任,同时代行总司令一职,杨宇霆为总司令部参谋长,孙烈臣为第二十七师师长兼湘东司令,张景惠为奉军暂编第一师师长兼湘西司令,丁超为奉军兵站司令。
徐树铮直接指挥奉军的消息公布于众,段祺瑞的“借奉打直”的鬼把戏也就亮了底。这在北京政府内引起巨大震动。冯国璋无奈只好去请段祺瑞出来再度组阁,而王士珍内阁在“胡帅”进京后也被迫垮台。
张作霖为了尽快组成段内阁,向北京政府提出:“如果成立段内阁,十日以内则将北京附近军队全部撤走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