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和广州沙基惨案相继发生,1926年9月初,四川万县附近英国商轮浪沉民船暨驻军船只,万县驻军将肇事轮只予以扣押,正待交涉,英国兵舰两三年里,全国各处,都激起了反英的怒潮。英美烟公司在1927年7月为“抗议”课税而停工,对于他们自身的利益来说,毋宁是不智已极的举措。八千多工人不但不会成为他们的工具,却竟反过来被利用为打击公司本身的武器,使英国对华经济侵略,受到一次最严重的致命伤。
这一次抵制英货期日之持久,浪潮之广泛,应该说是政府支持,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和全民一心一德,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在最前哨的上海,杜月笙确亦有不容抹煞的功劳。他决定方针最早,同时更能够把握时机,将他奇妙而深厚的影响力量,——化为实际有力的行动,一次次给予英国人重大打击。
英美烟公司工会的几位主要负责人,如李长贵、顾若学等,都和杜月笙有很深的交谊,又如陈培德,则是黄老板的学生。最重要的是,杜月笙的一位得意门生陈君毅,正是领导该工会的党方实际负责人。
8月1日,好几千名英美烟公司的工人,在祥生铁厂附近的空地上开会,由李长贵主席,陈培德大声疾呼,激发工人们的热烈反英情绪,最后,是顾若峰慷慨激昂,提出了六点意见——
(一)即日派代表到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请国民政府对英美烟公司无故停工影响工人生活,提出严重交涉。——而不是英国人的最初目的,要工人去请求国民政府减低统一卷烟税。
(二)请求全国各商人团体,设法抵制英美烟厂的产品。——可以说是逸出范围的题外之谈,然而,以爱国家爱民族的观点看,却大有“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的所概。
(三)请求本埠行政机关,函知上海各中国烟厂,收容失业工人。——表明这一大批爱国工人,根本就不想再吃外国人的饭了。
(四)请求各界发起募捐,以实力援助。——大有长期抵制,拖垮英美烟公司的决心。
(五)组织失业临时工人代表团,襄助工会办事。——由此可见工会往后事务之繁剧。
(六)停工期内,不准任何工人入厂工作。——预先防范动摇分子的变节或归顺。
这六点意见,当场获得一致通过。
“赔了夫人又折兵”、“太阿倒持,授人以柄”,八千多工人突如其来的重大转变,使英美烟公司的英国头脑,为之目瞪口呆,手足无措。英美烟公司工会(名义是上海烟草工会第五分会)的文件分发出去,一开头便指责公司“抵抗国税,狼吞储金,意图捣乱革命后方,突使工人失业”,接二连三,几记闷棍,打得英国人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
接下来,社会舆论以严厉斥责,街头巷尾的中国老百姓,纷纷大骂英国赤佬欺人太甚!更严重的是各商店、各烟贩,不约而同地自动拒卖英美烟公司的产品,英美烟公司停工关门,营业一落千丈,几已面临被连根铲除的地步,于是,英国人慌了手脚,他们所透露出来的口风,渐渐的软化,软化,再软化。
很凑巧的,到了8月12日,我国第一任劳工局长马超俊,抵达上海,因为上海市总商会统一委员会宣誓就职,他专程前来代表中央监誓。就在这一天,他站在工人的立场,请上海交涉使署赶快办理这一桩交涉,以免夜长梦多,影响工人的生活。——13日上午,上海交涉使署派了一位郭泰华专员,陪同工会代表李长贵、顾若峰和魏云春,到英美烟公司磋商复工,公司方面由大班马立斯代表谈判,前后花了四个小时,马立斯承诺下来复工三条件:
(一)工会有代表工人之权。
(二)开工后不得借故辞歇工人。
(三)停工期间,赔偿工人损失工资二日。
基于双方协议,8月15日,在整整停工两周以后,英美烟公司开始复工。这是一场很漂亮的外交战,政府和民众,同心协力,不仅把趾高气扬的约翰牛,打得垂头丧气,声声讨饶,而且,这一仗还打出一个极丰硕的果实,——英国人应允复工,也就等于承认了值百抽五十的统一卷烟税。有此一笔数额庞大的税收,对于定鼎南京伊始的国民政府,在财政上实有重大的裨益。
实在的“万能手”
1930年,阎冯挑起中原大战,河南江西遍地炎黎,李宗仁、张发奎入侵湖南,受全国情势动荡不安的影响,物价飞腾,白米一担涨到二十元以上,法商水电工会里的一些共产党人发表声明:部分工人声言工人每月薪金不及一石米钱,生活无法维持,而公司里的法籍雇员,一加薪便是月支规银二百两,他们说:待遇如此不公不平,那怎么行?于是,共产党人,工人领袖徐阿梅人长得高高大大,由他组织机务部的工人,向公司提出改善待遇六条件。
因为徐阿梅发动的人数不多,法商公司不免掉以轻心,先是三次通告,拒绝工人要求,后来爽性关闭厂门,把肇事的工人屏诸门外,另行招雇新工,又寻来一批白俄,入厂工作,逼得这批工人无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