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杜月笙全传> 第19章 羽翼丰满,黄浦滩上的人杰(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 羽翼丰满,黄浦滩上的人杰(7)(3 / 4)

海就爆出特大新闻: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其美遇刺身亡!

陈其美被刺死后,蒋介石在政界失去了靠山,在经济上也开始拮据。他只好另辟门路,寻找庇护者,开始与张静江、戴季陶、陈果夫等人关系密切起来,并跟随他们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活动。

证券交易是一种投机活动,开始,蒋介石挣了一点钱,但不久就接连赔本,背了一身债,处境十分狼狈。

在被债权人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蒋介石决定离开上海,避债到广州去投奔孙中山先生。

因为债务所缠又缺乏盘费,蒋介石就去找虞洽卿商量办法。蒋介石以前曾认虞洽卿做干爹,虞没有答应。他觉得,蒋介石跟在陈其美后面“搞革命”,风险大,牵连到自己划不来。

这一次,蒋介石山穷水尽,来找他,莫非是要钱。他不肯做这种赔本的买卖,就替蒋介石出了个主意,介绍他去投帖拜黄金荣为老头子,一可以利用黄金荣牌子,对付债权人,二可以向黄商量借盘费。

两人商量定当,先由虞洽卿与黄金荣谈妥并约好日期,并陪同蒋介石前去举行拜帖的仪式。

按照青帮投师拜祖的常规,普通的压帖贽敬自几十元至几百元,最起码的也需5至10元。若照当时黄金荣的身价,压帖贽敬,至少是几百元,甚至有几千元的。贽敬越多,越受老头子的看重。

拜师之前,要填具门帖经黄金荣允准方可。这门帖是由黄金荣账房间印就的,约6寸长4寸半宽的淡黄色双层摺子,里层印着姓名、年龄、籍贯、住址、介绍人等,左角上还要贴上2寸的照片。举行仪式的时候,所堂里点起香蜡烛,黄金荣坐在中堂,地上铺着红毡条,门生跪在红毡条上叩三个头,算是行大礼,正式拜师。

所有门帖由黄金荣秘书骆振忠管理。骆是上海人,经常办公的地方在账房间里,门帖也保管在账房间橱内,还备有一本名册,经常可以查考。

这是一般的规矩。但是,蒋介石拜黄金荣为师,却是另外一种情况。

虞洽卿到八仙桥钧培里黄公馆后,向黄金荣说明情由,要求录收蒋介石为门生。

黄金荣因为虞洽卿在当时的商界地位高,势力大,也很想结交,所以对他提出的要求都无条件答应下来。

因为虞洽卿不熟悉投拜老头子的手续,第二天陪同蒋介石到黄金荣处时,只投递了一张写着“黄老夫子台前,受业门生蒋志清”的大红帖子,既没有拜师应有的蜡烛、香,更没有致送压帖的贽敬。

黄金荣事先已从虞洽卿处知道蒋介石的困难环境和拜师目的,同时也为了讨好虞洽卿,所以非但不计较压帖贽敬,还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宴款待蒋介石。

第二天,黄金荣又让杜月笙拿着200块大洋找到蒋介石,以资他南下广州的路费。

当时,黄金荣、杜月笙都没有想到10年以后,他会那么风光地回来。

经过了几次政治风雨,杜月笙也变得更加有自己的主意,更想雄霸上海滩。

烟贵财富

大公司业务一帆风顺,进展神速。然而到了1923—1924年之交,突然发生的严重的问题,原来长江口,中间含了一座崇明岛,岛北是长江北汊,岛南又因隔个横沙小岛,分为北水道和南水道,这两条路,轮船都可以出入,往先,运鸦片的轮船由南水道驶入吴淞口,再从高昌庙起岸,循公路运到上海。但是,自从三鑫公司独占了上海的市场,潮州帮退居附庸,业务每况愈下。他们之间的一部分人又汇合了黄浦滩上另一股力量,全力另辟运土新途径,企图东山再起,进而与三鑫公司抗衡。他们几经周折,选定了长江北岸的启东、海门以至南通,都是通海镇守使张仁奎的辖境。

张仁奎号镜湖,山东藤县人,武功精娴,为人四海,在清军飞虎营徐宝山部从低级军官一直当到统带(即今之团长),辛亥光复徐宝山参加革命,所部改为民军第二军,自任军长,张镜湖升第七十六混成旅长,并前后当了十六年的通海镇守使。他是青帮大字辈的前人,陈世昌的老头子,自山东、苏北、以至上海、长江沿岸,他的潜势力之大,民初硕果仅存的十几位大字辈中,无人可望其项背,在政治上他尤且受知南通状元张謇。

张镜湖的镇守使衙门设在南通,他本人则在上海海格路建有一幢巨宅,他有一个“仁社”,门弟子中多达官巨贾,高级军官。通海镇守使虽然是北洋政府任命的,可是自张氏本人和他的参谋长马汝麟,副官长王凤楼以官,都和国民党有所联络。

谋与三鑫公司对抗的第一帮人,在海门、启东一带,和张镜湖的地方干部搭上了联系,他们终于开辟了鸦片新“航线”,也雇外轮专运驶入长江北汊,然后用小船接驳,深入苏北,转运各地。

首先是三鑫公司业务大受影响,继则1924年江苏督军齐燮元和浙江督办卢永祥打起仗来,上海虽然幸免于战争的洗礼,可是卢永祥和何丰林兵败,卢永祥东赴日本,转赴大连、天津,何丰林和卢永祥的儿子,民初四大公子之一的卢筱嘉,双双避难到杜美路二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