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赵乾刚起身出门,赵婉就小跑了过来急吼吼的喊到:“大哥,出大事了,昨夜巡夜的李大哥说看到好多火光呢。”
“好,我等会去看看,你吃了东西了吗?,李婶煮了什么?”
赵乾并未着急,李大成这个人他还是有点了解的,稳重,心细,如果昨晚真的很紧急的话,肯定会过来叫醒他。
“嗯?啊,吃了,婶子跟娘亲他们煮了粟米粥。”赵乾的话题跳的太快,赵婉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
“那你去帮我先盛一碗放凉,我等会再过去吃。”
“哦,好。”
说着话赵婉又小跑着出去找碗打粥去了。
赵婉小跑着出去了,赵乾则去水桶边捧了把冷水洗脸,擦干后朝院子那头走去。火堆边,许大勇和几个汉子几个正围着说闲话。
“李大成人呢?昨晚怎么回事?”
“他刚去吃东西去了,一会儿就回来。”柱子挠了下头,“昨晚他守到快天亮,说东边山头远处有很多堆很多火光,听大成说是其他流民队伍。”
赵乾没问李大成是怎么判断的,只是拉了个破板凳坐下等。
不多时,李大成走过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汉子,身材显瘦,脸色乌黑,衣服没换,一身的汗腥味。人没开口,先递了块破布,像是随手捡来的。
“昨晚入夜开始,只有星星点点的火光,后半夜开始,火光就越来越多了,后来我叫兄弟几个守住,我自己摸了出去看了看情况。结果到地方发现是一群逃难流民,听他们口音大概是潞安的,我在那里听了半天,只听了个大概,说是闯王爷的兵马从陕西一路烧杀抢掠,现在已经到河南府了,他们害怕闯王爷打过来,就先从潞安府逃了。现在准备去平阳府避难,但是他们听说现在平阳府的官老爷直接把城门关了,不让流民进城了,所以他们现在也不知道去哪里,只能跑到这大山里面先躲着。”
“又是闯王李自成,大勇今天你们继续加快进度修筑寨墙,把能帮忙的都叫上一起去。张叔叫上陈娃一起跟我出去一趟。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等我回来再说。”
“去哪?”
“去附近城镇看看。”
张老汉从人堆里应了声,站起身拍拍腿,声音有些沙哑:“我去把陈娃喊来。”
他边走边嘀咕:“这世道咋就不给人留一条活路呢。”
赵乾点了点头,回身从角落捡起背篓,把事先装着的干粮、水袋都塞了进去。又摸了把腰间短刀,确认刀鞘稳妥,这才站起身,一边绑腿带一边对大勇道:“我们三个出门,应该回来得晚,你让人守住寨门口,把娃娃们看住,别让他们乱跑。”
“你放心。”许大勇站起身,神情也沉下来。
柱子嘴里叼着根草梗,插话道:“哥,要不我也去?我腿快。”
“你是腿快,但你嘴巴也快。”赵乾扫了他一眼。
柱子咧咧嘴,没吭声,往火堆里翻了块柴火,又添了两根进锅底。
不多时,张老汉带着陈娃来了。陈娃背着柴刀,手里还拿着半块干粮,一见赵乾就问:“去哪儿啊?赵哥?”
“去附近城镇看看。”
“去镇子?官府给我们进去吗?”张老汉皱眉。
“就是去看看还有没有官府。”赵乾平静地说。
张老汉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赵乾背起背篓,回头吩咐一声:“明天之前肯定回来。寨里事都按刚吩咐的去做,让娃娃们只能在这附近活动,不能出门口。”
李婶从远处灶边喊了声:“赵哥,要不要拿点干肉?”
“不用了。”
赵乾说完,就带着两人出了寨门。晨光薄薄的,落在地上的影子窄而长,山风带着潮气,吹得草头轻响。三人无声地穿过山道,往南边小路去了。
三人下山走的并不快,一路上兜兜转转避开了躲在山野里的其他流民队伍,陈娃一路上都在东张西望,走了一段发现其他流民队伍大大小小加起来聚集了几十号人。
“怎么都是些破落户,那些个大户人家不用逃难的吗?”陈娃一边转头打量着山脚下的几个流民,一边问到。
“你以为守城的兵丁是干嘛的?”张老汉在旁回到。
“干嘛的?”陈娃疑惑道。
“进城先交几两银子,有银子开路自然啥都好说,没银子的就只能躲到这山沟沟里面来了。”
赵乾没理他们,但也低头看着山下这几个流民,看样子下面是一家人,一个汉子带着一个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