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大人说的正是,佘老太君久经沙场战阵,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比拟不了的,而且,虽然杨家的杨宗保尚且年幼,但是不要忘了。杨家还有一个曾修习道法的杨延耀杨九郎。自古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佘太君挂帅,身为亲子,自是应当随侍身侧。如此,王太师还有什么好说的么?”
那边寇准的话音尚未落下,这边八贤王便再接再厉的继续说道。
“王爷此言差矣,那杨延耀一身命格早已有了定数。终身不可入朝为官。他又如何上的战场带兵打仗?不能带兵又要其何用?如此一来仅仅佘太君一个年事已高的老妇人又如何带领十万大军与辽人厮杀?这不是将十万军士陷于死地么?”
真可谓是唇枪舌剑,两方人尽皆是说的有理有据。宋真宗也是很是头疼。一会认同八贤王和寇准二人的说法。一会王钦说的又不无道理。真的很是纠结。
“杨家虽然如今仅剩下了一门孤寡。但是经过这些年来佘老太君的不停操练。杨们的女将已然可以挑起当年杨老令公遗留下的这一杆保家卫国的大旗了!更何况,对付辽人,杨家的各位夫人们比任何人都适合!”
“好了,王爱卿,你如果能找出一个更好的来。那么朕便考虑让你选择的人去带兵。如果没有,那么这件事情就定下来了。”
最后是宋真宗在收到了第五封八百里加急文书之后以绝强的霸气将这件事情个敲定了下来。
“微臣,没有。”最后王钦终于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认输了。
“来人,立刻拟旨,命天波杨家即刻起准备好一切。三日后领兵出征雁门关。册封无佞侯佘赛花为兵马大元帅。杨家的六位夫人尽皆为将随军出征。令,特准杨延耀以世袭领公爵位的身份随军出征领兵侍奉其母身侧。另,准杨家护院家丁随军出征以为佘老太君高龄侍奉于侧。钦此。”
“圣旨到!杨家诸人接旨!”宋真宗的贴身太监总管李公公亲自高举着圣旨来到了杨家颁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太君,宫中还有些事情,老奴就先回去了。还望老太君和诸位夫人们多多准备才是。”颁完圣旨之后李公公便急着往回赶。
“李公公受累,既然宫中有事我等便不再多留公公了。九郎,代为娘送送李公公。”
“李公公,您受累,这点小礼物还请收下。”
杨延耀快步上前从袖子里边取出了一颗龙眼大小的深海珍珠递到了李公公的手中。
“老奴也不跟九少爷推辞。老奴在这里就谢九少爷赏赐收下了。”李公公也会做人,没有任何矫情的就光明正大的将之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