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悔智和尚即将来到神阳剑宗之后,杨浦反而变得轻松起来,除去吃饭,睡觉,便是躲在竹楼里看书度日。偶尔也尝试着吸纳灵气,自然都是以失败告终。
竹楼里堆放着书籍无数,大多是与修仙诸事相关,其中还包括炼丹,炼器,法阵等诸多修仙旁枝。杨浦深得书中滋味,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转眼间便又过去了一个多月的光景。
这段时间里,曹纯阳担心杨浦因此心灰意冷失去向道之心,数次派人前来,却见他心态平和并无任何异常,逐渐放下心来。
这一日,杨浦看书看的乏了,便想下山去走走。
忘神峰乃旗云山脉最高峰,四周都是悬崖峭壁,整个山体如同一柄巨大仙剑插于群山之巅。神阳剑宗便位于这神峰之巅,宗门前有青石山道,绕山体而下,一直延伸到山脚。
杨浦清晨便从神阳剑宗出发,沿着山道一路向下。初始时,脚下云雾缭绕,整个山道好似一条登天之路。行至一半,又身处云层之内,水汽愈重,路边更有溪流时隐时现,最终不知流往何处。再行不久,便已穿云而过,可以望见山脚景色袖珍如画,其中有城,一手可握。
杨浦一路向下,眼看即将到达山脚处,耳边突然传来一声佛号,抬眼望去,只见一和尚盘膝坐于路边岩石之上。
和尚形容枯槁,袈裟上面打满大大小小的补丁。杨浦见那和尚双目微闭,并没有察觉到自己,便径直走了过去。
杨浦下了山,在南阳城里转了一圈之后便感无味,于是又晃晃悠悠地离了城,打算返回神阳剑宗。当他行到山脚处时,只见那和尚依旧坐于岩石之上,似已入定参禅。
杨浦路过和尚身边时,见其枯瘦,便取出怀中用荷叶包裹的两个馒头,放在那和尚面前。
“小施主请留步!”
就在杨浦转身准备离开时,那和尚却是睁开双眼,笑意融融地望着杨浦。
“大师有何吩咐?”
“敢问施主可是神阳剑宗的弟子?”
杨浦看了一眼自己的服饰,点了点头。老和尚见他如此,再次高唱一声佛号,双手合十,对他行了一礼。
“贫僧法号悔智,有事相求,还望小施主施以援手。”
杨浦闻言心中惊喜交加,惊的是原来这悔智和尚已经到了忘神峰下,却不知道为何只是枯坐于此;喜的是想不到这悔智大师竟然有求于自己,自己求他之事也定然大有希望。
“大师请讲!”
悔智闻言再次唱了一声佛号,从怀中取出一本崭新的书册递给杨浦。
“这是?”
“这是贫僧所著的《锻体术》。”
“《锻体术》?”
杨浦这些天看书,眼界早已不同往日,这《锻体术》却是闻所未闻。
“这锻体术乃是贫僧根据自身经历所著,期望能够找到让更多人突破天资之困,踏入修仙道的方法。”
杨浦闻言一喜,“却不知大师找到没有?”
“阿弥陀佛!贫僧只求尽力而为,成与不成却是不知。”
杨浦神情一黯,片刻之后却又点了点头,心中暗道:“这世上的事,向来都是多一分努力,也只能多一分希望而已,从来没有注定的结果。况且贯通经脉之事以前都不曾有过,谁又能保证一定成功。我既已得到大师的这本书册,便有了努力的方向,竭尽全力便是,成与不成,现在又何须多虑。”
杨浦想通之后,只觉得压在心头的巨石终于滚落下来,顿感畅快无比。他不费吹飞之力便得到《锻体术》,对这悔智和尚自然也是非常感激。
“不知大师要我做什么?”
和尚再次高唱一声佛号,说道:“还望小施主帮我将此功法,置于望经楼内。”
“这又是为何?”
杨浦暗中惊奇,从来只听闻有人将武功道法藏而不露。这和尚倒好,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小施主可知凡人之苦?”
杨浦闻言点了点头,片刻之后却又露出茫然之色,于是便又摇了摇头。
“冬寒夏暑,生老病死,人生在世,无一不苦。”
“贫僧曾经许下宏愿,望这天下众生,皆入修仙道,寒暑不侵,百病不困。”
杨浦暗自点了点头,修仙一途,最是讲求天资,像自己这般诸窍不通之人,虽有向仙之心,却往往只能受困于凡尘。说起来,这天下有百姓无数,能够修仙之人却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还不是在下界受苦。
这悔智大师不愿众生受苦,决心以一己之力,开创一条人人皆可修仙的通天大道。这等勇气与胸襟,着实令人敬佩。只是行路难,开路更难,这开创先河之举不知又要经历多少次失败坎坷。看着大师枯瘦的面容,杨浦神情一凛,双手合十深深做了一揖。
“还望小施主帮我!”
杨浦点了点头,“大师之心,小子深感佩服,自然是愿意帮忙。只是......”
悔智和尚见他迟疑,以为他有什么难处,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