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秋,阵阵凉风穿行在苍山黛壁间,一条青罗玉带般的江水便从山脚处缓缓流过。淡淡的暮色里,一抹夕阳从西边淌下来,正滴在幽幽的江面上。天色将晚,山水中起了一团团的云雾。
云雾之下,江水幽幽,一条轻舟正从山脚拐出来,是条带篷的小客船。船头上,一位头戴斗笠的老艄公立在那里,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公身后是个乌色篷子,里面两条低矮长凳,能坐不少人,而此刻篷里只有一名十来岁少年。
或许是看厌了山水风景,少年干脆躺在一侧,浑身放松地闭目养神。一纸包花生正放在少年身旁,之前少年还时不时地伸手捏了颗,这会儿一只手搭在纸包上,一动不动,竟好似睡着了。
轻舟似箭,划开幽幽江水,无声前行,只留下两侧向两岸散去的波纹。
眼见夕阳就要落下,终于远远地瞧见了一处没有几条船的小码头,轻舟抵达了一座小镇。
老艄公将小客船稳稳停在码头,将长长的船篙收起来,在乌色篷子上轻轻磕了两下,喊了一声,“到咯!”
声音落下不到片刻,一张有些清秀的少年脸庞便从篷子里探出来,眼睛还略带惺忪,对老艄公问道:“这就到永双镇了?”
“到咯。”
老艄公正将船系在码头,也不回头,随意答了一声。少年闻言,抬头望向码头后的镇子,确定了一下,便又缩回篷子。少年钻出篷子时,正将一只纸包往怀里揣。
“多谢船家了。”
少年客气一句,那老艄公却没应声。少年也没在意,踏上码头,瞧见镇子里已经起了袅袅炊烟,脸上露出微笑。
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初下太玄的楚易。别了太玄宗,在伏云山下太玄门下的铺子里取了些银两,楚易便一路顺水而下,目的地正是此刻到达的永双镇。
时隔七年,楚易终于又回到了曾经流浪过的地方。下了太玄宗,楚易便又回到了一个人的日子。不过如今楚易的身份再不是昔日的小乞丐,头发束起,脱了飘云袍,换了一身利落的劲装,楚易现在是一名初入江湖的少年游侠。
说楚易是初入江湖,其实有些不对。毕竟早在上太玄之前,流浪的两年里,便把永双镇这处小江湖看遍,如今姑且算是楚易重回江湖。楚易的目标是天下的大江湖,而永双镇则是第一步。
七年过去,这永双镇却无太大变化,街上的行人还是那些行人,茶铺也还是那处茶铺,不过此时茶客早散了,也不知里面说书的还是不是那个中年人。不过,即便还是镇上原来的人,瞧见这乘船而来的清秀少年,估计也没几个能认出当年的小乞丐。
走了几步路,楚易便一眼望见了镇子中那座最高的三层楼,正是客栈小福楼。天色渐晚,楚易脚下加快了些步伐。
一路走来,楚易瞧见了几个有几分熟悉的面孔,不过却叫不上来,而那些人也确实已经不认得楚易。
进了小福楼,里面还是如往日的热闹景象,不过招待楚易的小二却换了个人。去掌柜那里要了间上房,楚易这才发现,这年轻掌柜居然正是七年前常给自己馒头的小二!心中有些惊讶,不过楚易并没表现出来,要了房间便由小二领着上楼去了。
那当上掌柜的当年小二看楚易时,只当他是某些门派出来游历的少年修行者,态度恭敬得很。而瞧着楚易那眉宇之间,心中突然有几分熟悉之感,可想了半天,他也未想起何时曾见过这名气质不凡的清秀少年。
楚易上楼之后,年轻的掌柜还在苦想,这时一名三十岁左右的人走了进来。
“掌柜的可还有房间么?”走到柜前,那人问了一句,声音和语气没什么特殊之处。
“有,有。”掌柜一边为这人安排房间,一边习惯性地偷偷打量。这人个子不高不矮,面貌不丑不俊,穿得也不好不坏,总的来说,就是个普通人。应该是外地的商客吧,掌柜的心里想。不敢多作打量,掌柜便将这人领上楼去。
……
曾经在镇上待了两年时间,而如今,楚易才是第一次登上这小福楼的二楼。小二将楚易领到房间里,听他要了些饭菜,便告了退,留下楚易一人。这房间并不豪华,可小福楼作为镇上最好的客栈,这屋里的布置也算是干净整洁,精美别致,让楚易觉得很是闲适安逸。走到窗前撑开窗子,楚易正好能看见客栈外的街道。
夕阳里,街道上的行人渐少,两旁摆了一天的大大小小的摊子已经在收了,楚易一眼便瞧见了不远处那家卖干果的。想起来,这家摊子也算是个老摊儿了,七年前,楚易还曾在这摊上偷摸过零嘴吃。伸手摸了摸怀间,楚易心想,这两包陆小茶送的密制花生确实比这家摊子的味道好了许多,也不知他是哪里弄的。
正打量着这条老街道,一阵吵闹声突然将楚易吸引。楚易循声看去,发现正是那个干果摊子前。摊前不知何时来了一老一少,老者五六十岁,打扮似管家模样,那吵闹声正是老者身旁的少女发出来的。
那少女能和楚易差不多大,一身淡紫衣衫灵动出尘,一张俏脸天真无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