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后头,微微担心起来。
周小米懂得她的感受,便道:“娘,别担心,爹爹一会儿就回来了。”
“好,娘不担心。”周小米指着一个方向道:“娘,你想在那里种什么树!”
周小米设计庭院的时候,让人在院子里的两边预留了两个种树的位置,就等着时间合适的时候,把树移栽过来。一想到日后能在树下乘凉,周小米便有些迫不及待起来。
林氏倒是没啥要求,“要不种两棵枣树?”
周小米想了想,摇头道:“不好。”
“海棠?香椿?”林氏又连着说了两个。
“要不种榕树?”周小米很喜欢榕树,可是林家集附近好像没有吧?
果然,林氏发问了,“榕树?什么样?”
周小米摇了摇头,笑道:“我也不知道,听别人说过,我也好奇着呢!要不干脆种枣树吧。还能吃枣子。”
娘俩个说说笑笑的,又说起了周翼文和周翼兴上私塾的事儿。
“附近倒是有一个私塾,是个五十多岁的秀才在教,要不哪天咱们全家去瞧瞧去?”林氏一直托人打听着。就想早点送两个孩子去念书,可是村子附近只有一个私塾,到底什么样她也不清楚。
周小米暗想,五十多岁的秀才,考了一辈子也没中举。只怕学问不咋地吧?其实这念书啊,是下苦功夫的事儿,道远点没啥,关键夫子得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行,娘,这事儿都是大事,得慎重。”周小米又问,“让我大舅打听教大哥功夫师傅的事儿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倒是找到两三个人,只不过现在好像没有心情带徒弟。”林氏边说边往耳房走。准备再挑出来一些黄豆预备着。
周小米过去帮忙。娘俩把豆子抬到院子里头,搬来一两个木盆,两只小凳子,一边挑豆,一边说话。
周翼文对他的小兔子爱不释手,一个中午的时间都在跟小兔子交流。
没一会儿,大门外传来了动静。
周小米把手里的豆子往门口一扔,飞快的跑过去。
她以为是周大海回来了,想问问周新贵和许氏难为他没有,却不想。回来的是周翼虎和周翼兴这小哥俩。
“你们咋回来了?”周小米问了一句,却没有忽略掉哥俩脸上的喜色,“豆腐都卖完了?”
兄妹三人绕过影壁,齐齐往院子里走。
“娘。我们回来了!”
林氏早就听着音了,有点不敢相信的问道:“咋的?豆腐都卖完了?”
“那是当然了!娘,你不知道,买豆腐的人都说了,现在干活忙,没空去镇上。结果想吃豆腐还吃不着!现在知道咱家能做出豆腐来了,都张罗着要买呢!”这个时候,园子里的菜还没下来呢,家家户户能吃的东西也就那么几样!豆腐是个不错的选择,便宜,能做的菜式也不少,所以很受欢迎。
“娘。”周翼虎把扁担放下,只道:“我把剩下的豆腐也拿去卖吧!还有好多人没买着,等着我们过去呢!”
林氏一脸的喜色,道:“对对,赶紧装上。”家里生意好,她自然高兴。
娘几个一顿忙活,终是把剩下的豆腐都装上了。
他们一共做出了一百零四块豆腐,周大海拿了八块豆腐去了老宅,中午他们又吃了八块,兄弟俩卖出去四十块,家里总共还剩下四十九岁。林氏想了想,便让他们装了四十一块去卖,剩下的八块准备送去李大夫家四块,里正家四块,大家尝尝鲜。
哥俩干劲正浓,片刻不留的挑着担子卖豆腐去了。
周小米拉着一脸喜色的林氏道:“娘,看来咱们得多挑点豆子了。”
林氏点了点头,随手把鬓角旁掉下了的一绺头发塞到耳后去了,一边低头挑豆子,一边道:“就是不知道明天的生意会不会像今天这么好,万一做多了,卖不出去怎么办?”
“不能,娘你放心好了!”周小米给她算了一笔帐,林家集的人户不算太多,一户人家里最少也得有四五口人,按这个数算,一家最少买四块豆腐。中午不吃,晚上或许吃,现在菜少,不吃豆腐吃什么?再说,就算林家集的人不吃,别的村里的人难道也不吃吗?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人,可都没有做豆腐的呢。
林氏点了点头,便道:“那,咱那豆腐啥时候改进啊!万一到时候人家买了豆腐回去炖,结果把豆腐炖散了,那咋办?”
周小米点了点头,便道:“其实这个很好办,豆腐成形前,多揭两层豆皮,点豆腐的时候,卤水多放一些,压板的时间长一点,豆腐就经炖了。”
林氏听得很认真,她觉得这种事情以后都要自己接手做,天天让孩子们起来那么早,她怪不忍心的。
“你研究啊,研究好了,娘跟你学手艺。”
“哎!”周小米笑着应了,小手飞快的挑起豆子来。
一直跟小兔子玩耍的周翼文小朋友,也加入了挑豆子的行列。娘仨说说笑笑的,好不热闹。
没过多久,周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