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渡大洋逃去倭国,为当时一片蛮夷的倭国带去了文明风华和先进技艺,其国受我华夏文化熏陶甚深,不过军力构成却是不得而知!”
蒙贲沉吟片刻皱眉道:“盟约已立,看来这十五万大军必定是板上钉钉之事。”说罢,抬头望向赵语:“敢问扬州牧大人,那倭国使臣现在何处?”
赵语淡淡道:“在皇宫车马场的篷车里,由我护卫百骑看守。”
蒙贲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向着帝座上的天子一躬:“陛下,这个使臣乃是我们了解倭国的关键所在,臣请交于延尉府严加审问!”
“太尉此言可也!”天子恢复了镇定,细长的双眼一扫殿内高声道:“平叛之事刻不容缓也!诸卿可有妙计以安天下?”
殿内顿时一片沉默,群臣们面面相觑却又轻轻摇头,显然是无计可施。
“陛下,如此救亡图存的关口,臣请陛下召武安君前来。”上官齐可着嗓子朗声一句。
话音刚落,大殿中响起了一片嗡嗡议论之声,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对也,武安君。”
“武安君国之干城,必有良策安我大齐!”
“如有武安君领军,叛军、倭国何足道哉!”
蒙贲看着众口一词的大臣们,心头不由泛起一阵冷笑,一个月前右将军武僚便推举老父领兵应战叛军,然则当时群臣却无一人赞同,因由何在?皆是对蒙家显赫彪炳的军功心存顾忌,如今到了危危急关口又想起老父战无不胜的功绩,就连平日光与蒙家作对的中书令易刁此时也缄口不言,如此势力人心当真可见一斑也!
天子顿时精神一振,拍案高声道:“谒者宣喻,请武安君蒙武入朝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