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姬寻立于窗前,魁梧的身材在夜色里有些萧然。他望着遥远的星空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他身后站着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年。少年便是姬青,青涩的脸颊并不显得英俊,但棱角分明,眼睛格外明亮。那双眼睛是未曾经历世俗凡尘的眼,那样的眼睛只有刚出世的婴儿才有。也许是自出生就在书堆里长大从未与人接触的缘故吧!
姬青不知道深夜父亲唤他过来所为何事。只是觉得这大半个时辰父亲什么也不说,浪费掉多可惜,这大半个时辰用来读书的话,那部《百草经》已被他读完了。但是自小父亲就严厉。父亲不说话他也不敢问,只好静静的站着等,也不吱声。
“青儿,今夜叫你来我是有事和你商量,你三岁丧母,为父这些年一直忙于族中的事情而没好好照顾你。”姬寻伸手拍了拍姬青的肩膀,这一拍不要紧,竟是将姬青拍的晃了好几下才重新站稳。
姬青有些愕然,因为父亲用了“商量”两字。而不是“说”或者“讲”。这让他有些奇怪,以至于在父亲拍他肩膀的时候也没注意,所以没站稳,晃了好几下。
然而姬寻心里不觉有了深深的愧疚。他觉得是自己忽略了这个儿子,没细心照顾他,才导致如今他这么弱的身体。已是十五岁的少年竟经不起自己轻轻一拍。在这个以武为宗的世界,这么瘦弱的身体只能任人欺凌。
姬寻深深的叹息一声继续说道:“两岁你母亲教你认字,三岁便能背诵《长生经》。八岁的时候姬家的藏书阁里所有的书你竟然都能倒背如流。你每日里除了用餐睡觉,竟是所有时间花费在研读那些典籍孤本里。时至今日,为你收集的藏书整整塞满这姬家古宅的一半房间。族中的下人被迫住到了柴房和杂物室。在这大宋帝国,除了皇家的藏书阁,只怕这天下再没有谁家的藏书超过我姬家了。”
说到此处,姬寻眼里浮现出了少有的微笑,心里生出些自豪。毕竟大陆上能比自家儿子读书多的人他不能没有,但肯定不多。
“然而大陆尚武,大宋帝国更是以武立国。当年太祖皇帝带领百万雄兵征战四方,用的都是武人,文臣除了著书立传,教书记账外几乎没有大用,战场上厮杀的只能是武人。”
“帝国内没有人会因为你饱读诗书典藏而对你礼让三分。即便成为大儒,也只是被招进皇宫给皇室的那些皇子皇孙教书认字,替皇帝写写画画。即便到了这种级别,还不如一个小小的武人县令。”
“如今,放眼帝国,甚至整个大陆。只有那些身体虚弱,不能习武之人才选择从文。且按照惯例,大陆上从文之人寿不过五十。而武人武功练到一定境界,随着身体强度的增加寿命会随之增加。我姬家大长老便是武人六层,寿已过百,若能突破武人第九层到达凝气境寿命可增至三百岁。”说着姬寻又看了看面前的儿子瘦弱的身体,有些不忍地摇摇头。“‘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就是贺兰大陆的状况。”
姬青自小就被大长老确定骨质松输根骨不佳,不能进行强烈的运动。所以不能习武。姬寻也曾想也许是姬青年龄还小体魄不佳很正常,等长大些便可以。可是到了十岁亦是手无缚鸡之力,大陆上任何一种武修法门也不适合他那么瘦弱的身体修习。要知道习武必须先强身,你手都握不住钢刀如何还谈论练习刀法。
“父亲现在是武人几层?”姬青突然问道。
“为父惭愧,目前才是武人五层。”姬寻答道。“武人第五层在姬水城只能算作中上的高手。徐家那位三公子据说十六岁已然突破了武人第八层,是大陆上少有的武道天才,被招入京,在天道院修行,被当朝国师收为亲传弟子。第八层武人放在如今的姬水城算不得一等一的高手。但是别忘了当年那位三公子才是十六岁。如今已过去四年,不知道强悍到了何种地步。”
“也正是因为徐家出了这么一个少年天才,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所以各方势力纷纷讨好徐家,本来徐家是姬水城默默无闻的小户人家,几年间便成为飞扬跋扈的大族。而墨家在京都朝中有位远方表亲是将军,自然也是无人敢惹。徐墨两家暗中勾结为所欲为。吞并我姬家是迟早的事情。”姬寻说道此处深深的叹了口气,神情萧索而又黯然。
姬青有些震惊:“徐墨两家要并吞我姬家?”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对!”姬寻继续道。“徐墨两家如今势大,姬家许多商铺已被他们逼得关门。如今姬家财钱紧缺,入不敷出。”
“前不久一位客人缺钱在我姬家当铺当掉一口宝刀,声称半月后来赎回。可就在前日当铺被盗,那口宝刀和一些值钱的器物失窃。不想那位客人是位武人九层的高手,非要赎回自己的宝刀,无奈我姬家交不出。那位客人有言,若交不出宝刀便赔偿一万两白银。我姬家理亏,但账房已空。好多商号都在苦苦挣扎,哪里还能凑齐一万两白银啊!”姬寻提高的声音,极其愤慨。
“这件事明明是徐墨两家联手使绊。目的是我姬家的商号。但我姬家苦于没有证据。只能吃这哑巴亏。”
姬青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