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刚跪着的地方隐约有几滴水迹。这才知道原来她刚刚一直低着头,竟是在悄悄的流泪。
这孩子,想必当初对公子子婴另有一番情义,只是世事变幻,那点痴情最后成了终身的遗恨。
我让她忘记,她真的忘记得了吗?
又有谁能轻易忘记子婴那样的一个人呢?
…………
薄姬难产之事过后,随着这母子两人身体情况的愈见稳定,后宫里暂时也平静了些。
刘邦这些日子又住到了戚姬地那里,听说是因为戚姬见赵姬和薄姬先后产子,心里不免感怀,引得旧患又起。刘邦心里怜惜她丧子之痛,所以一连多日都留在她的宫里。
我和他是十几年的夫妻了,到现在大家都相敬如宾,对于他究竟睡不睡在我这里,其实并不十分在意,再加上父丧在身,身体也差,自然懒得和她争这个。
赵姬、薄姬都是产后不久,正自静心调养之中,不能侍候,至于其它几个夫人,平时都不是很得宠,也不敢多有怨言,竟是由着戚姬独霸着刘邦足有月余。
但是相对于后宫的平静,前面朝廷之上刘邦却干得热热闹闹。
韩信这些日子一直呆在自己的齐王府里,极少出门。
他性子孤寒,汉营的文臣武将们骨子里对他都有着三分畏怯,等闲不会上门,所以,这些天里他这齐王府倒落得难得的清净。
而刘邦,自从把韩信的主力部分并到自己地麾下之后,一直在试探着他地态度。
韩信回荥阳时,刘邦没有去迎接这位楚汉最后一战的功臣,却又与我微服去齐王府看望韩信夫妇,进两步,退一步,试探并观察着韩信。
可能是见韩信地情绪上并没有多大的波动,心里大概有了些底,又和陈平商议了,君臣两人便又跑了趟齐王府,名义上是探望齐王,但实际上却是把大将军印给讨了回来。
这枚大将军印可是能够调动汉军所有兵马的印信,若不要回来,刘邦肯定睡都睡不安稳。
以前需要韩信为他打天下,用人不疑,所以大将军印只能交给韩信,现在项羽死了,大将军印自然得收回来。
理由也很简单,现在天下太平了,也该休兵息平,不再动兵戈了,这印放你那儿也用不着,干脆缴回来吧。
韩信是个骄傲的人,刘邦这么带着三分无赖的说法,反而让他没办法拒绝,也不管是心甘情愿或是迫于无奈,反正最后还是把这枚印信还给了刘邦。
这枚印信转天就放到了刘邦的手边上,每位来议事的官员第一眼都能瞅到这个金晃晃的大砣砣,结果还没到一天,韩信大将军又被剥去兵权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汉营。
于是天还没擦黑,彭越就找上门来了。
就做人来说,他比韩信狡猾得多。
细想也是,土匪头子这一行当风险太大,只要是稍稍傻一点就可能被手底下那帮大小土匪给吞掉,更不可能在群雄逐鹿的秦末战争中生存下来,并且活得越来越滋润。
韩信若有那手段,在项羽手底下的时候就混出头了,何至于还被迫投奔到刘邦这里。
所以,在彭越那张粗豪义气的外表之下,其实有颗非常敏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