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子
“师兄,真的这么快就要走?”我问坐在面前的张良道。
“是的。”他面色平静,无悲无喜。
“打算去哪里?”
“想先去下邳看看,”他沉默了片刻道:“慢慢地把以前走过的地方再走一遍,然后,就去寻找师父全文阅读。
”外面哄闹之声此起彼伏,反而衬得营帐内无比的静谧,张良的声音烟雾般在空中游荡着,又轻飘飘的消失了。
“若是为了师兄你着想,该劝你早走才是,”我道:“可是,师兄这一走,我越发连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张良静静地道:“该离开的人,总要离开。”
我垂下头,过了片刻才道:“赵姬生了个儿子。”
“嗯?”他皱了皱眉。
“她生的是刘季的第三个儿子,还有薄姬,只在这一两个月内也要生了,应该也是个儿子。”我深吸了一口气:“刚刚去看了一下虞姬,突然觉得,其实她比我更幸福。”
“有时候,死不是最痛苦的,活下去才无比艰难。我何尝不想和师兄你一样抛开一切悠游于山水之间,可是割舍不掉的东西实在太多,每挣扎一次,就发现自己陷得更深。
”
“既然这么辛苦又何必定要坚持下去”张良叹息了一声。
“因为我想……我想让如意成为大汉下一个皇帝,让他和秀儿都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我慢慢道,“而且,也由不得我不想,如意和我在这个位置上,已经是只能进不能退了。”
“只是这个吗?”
“至少现在,这就是我想要的。也许以后我还会想要别的东西。但那是以后的事情了。”想到以后,连我也不免有些茫然。
“就没有想过得到专宠?”张良的眉锋极轻微的挑动了一下。
“专宠?”我轻叹了一声,“师兄,这话问地太不像你的风格了。”智慧如他,怎么会问出这么没水准的话来。
他凝视着我,轻叹了一声:“好吧,我暂时不走。”
我抬眼看看他,反而有些意外。
过了半晌才道:“师兄,我心里虽想你别走,可是细想起来,现在离开确实是最好的时机,狡兔死,走狗烹,古来如此,刘季也未必能跳脱出这个圈子。
与其将来刀刃相见,当真不如现在就远走天涯,也能留一线情面。若等到真的陷了下去,只怕走也来不及了。我的事,最终还得自己来扛。你不必为了我委屈自己。”
“可是,你是我的师妹啊。”张良温和的微笑着说道。
…………
赵姬生子地事情成为汉营一件新的大喜事,也让刘邦几天都处在亢奋状态之中。他这段时间常常感叹自己老之将至,体力精力均不如以前。
但儿子的出生,让他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岁,对自己抖然信心倍增起来。
由于韩信在大战结束之后一直在照料琼英,少到中军,所以刘邦自然而然的重新坐到了统帅的位置上,对战利品进行了分配,对战后残损的部队进行了重新整合。
战利品方面,他倒是很大方。将大头给了韩信,自己和彭越则平分剩下的。
可在部队的整合上,他可就没那么客气了,由于这一仗里折损地士卒以他和彭越手下的居多,所以,他索性把所有的队伍都打乱了再重新分配,自己占大头,韩信拿小头。
剩下一点甜头丢给了彭越。
反正这种事情刘邦以前就没少干过。自己的队伍被项羽打残了,就直接跑到韩信那里。把他手底下的人调过来用,所以相比起来,这次已经算是手下留情地了。
韩信名义上还算是他封过的大将军,自己的兵一次次的被刘邦拿走,虽然心里肯定极度不爽,却暂时也只能捏着鼻子忍着。
收拾完这一切之后,又分了一部分兵去接收彭城和楚地,然后剩下地人一齐班师回荥阳。
他要赶回去看刚生下来的儿子,以及那个娇娇嫩嫩还病在床上的戚姬。
还有,就是要商议怎么宰割这只已经到手的秦鹿。
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得胜还朝的队伍行军速度总是快的,除了韩信为了照顾琼英带着自己的亲兵在后面慢慢晃以外,其余的人则以令人吃惊地速度在几天之内便赶到了荥阳。
陈平率一众留守在荥阳的文官武将出城迎接,刘邦心情极好,跳下马来,拍了拍陈平的肩膀,道:“老陈,这些天又是内政,又是外务,还要不断支应前方的粮草辎用,实在是辛苦你了。
”
他一向称陈平为“陈大人”,这突然一改口,倒让陈平微微惊了一下,下意识的瞟了我一眼,低头道:“小臣份内之事,哪里谈得上辛苦,倒是大王一路劳顿,该先回宫歇息一下才是。
”
“好好好,我是得我那儿子去。”刘邦大笑,回身对后面的众将道:“这仗打得狠,能活着回来的,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