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让吗?
看着手中的电报赵倜默想着……
共和八年五月一日河南督军赵倜表东电支持国会行“废督裁军案”同时电请陆军部派裁军组前往河南主持河南省军裁减事宜。
“……值此艰时局外患不息内忧未止长哀民生之多难苦虎狼之环伺奈何手足相残自毁长城基业。今唯废督裁军各省息兵止战使我四万万民从同一心政同一体实现真正之共和息纷争以致强盛。余身为军民治之害者厥为藩镇重兵之握把持一方政权足以相抗中央致令不能达和不能至。共和制下藩镇武力大不相宜宜以废除为上。我辈报国之热忱非踞督军之权位始能达也。欲全家国之责必先牺牲个人之利废除督军制裁撤省军以为国防实为今日之要害。余在此位历数年自问无愧于国家今日共和国会决议废督裁军请自赵周人始。”
由赵倜东电一出震动全国海内皆惊。此前虽国会已讨论废督裁军达一案但却是由国会部分议员提出而赵倜身为地方实力督军之一自请废督电文一出各界之震动难以言表尤其是电请陆军部主持裁军更让举国相信这绝不是沽名钓誉而是要动真格的话了至少在赵倜本人是真准备的辞督裁军了。
“……近来嚣嚣之口或不免恐军队干预政治吾则谓我爱**人既造成此庄严灿烂之共和中国决不至有此破坏之举。盖军人所以卫国非所以乱国;所以防外非所以防内始终强调。
当知军人之职志在防御外患在保卫国家。今日河南督军赵倜之举华之深为所感共和制下藩镇武力大不相宜宜以废除为上。望各省督军以国事计废除督军之职裁减地方省军以建国防之军!”
几乎是赵倜东电一至中央身为内阁总理的司马便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布会率先表示赞同随着司马的表态支持国务院内阁地风向自然随之而动各部要员纷纷表示“当协力进行务期民愿达成”。
“赵周人啊!赵周人!”
看着手中赵倜出地东电司马脸上带着些许笑色无论赵倜在通电中如何美化他自己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有了赵倜的这份通电“废督裁军”就算是可以开头了国会那边的讨论也可以收尾了!
“畅卿现在赵倜的这份东电可以说为他捞足了名声函陆军部让松坡立即派出裁军组前往河南主持裁军!嗯!从财政部划拨6oo万地裁军款项告诉松坡这个款子不需要看得过严赵倜这份通电给咱们省了至少一千万!让赵倜从中捞个百多万!也算是个补偿吧!另外知会农商部一声赵家吞并的官私田之事划上句号吧!不能让人家说咱们卸磨杀驴!”
尽管司马对贪腐非常反感但是在这个时候司马并不介意的偶尔的损公肥事实上如果各省都如赵倜一般司马甚至不介于将预备用于裁军的款项之半送入那些人的腰包。
反感是反感现实是现实!他们交出了枪在钱上自己绝不会亏待他们!
这是一种交易!
东电一出一时间东电与赵倜之立即引得舆论纷纷赵倜是第一个通电支持“废督裁军案”同时以明电邀请陆军部派裁军组使得民众无不欢呼其公心之举。但公心为公心地方督军仍未公开表态似乎都在等着什么即便有表态者也言语不定大有待他日国会决定。
就在这时共和八年五月三日在河南督军出东电两日后山东督军张树元致电中央宣布支持废督电请陆军部派裁军组主持山东省军裁减事宜。
山东督军张树元的紧随其后的江电一经出原本被民众视作空谈愿望的“废督裁军”一夜之间席卷全国震惊者有之、怀疑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但无论如何民心向背是无法遮掩的事实。
自两位北方实力督军东电、江电出后废督裁军呼声如狂潮涌起一时间“废督裁军”这四个字成为中国出现在大小报纸上最多地词句人们似乎看到了国家政局重趋于真正之稳定地希望之光。
五月六日上午十时。二届国会众议院以352票支持237票反对6票弃权通过川籍无党派议员魏季林与二十四名参众两院议员向国会提请“废督裁军案”。四个小时后二届国会参议院163票支持12o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众议院递交“废督裁军案”。
参众两院一经表决
督裁军案云集京城地各地记者几乎是在第一时间电话将这一消息传回报社与此时西北广播电台同时将消息第一次用广播播报至全国举国上下为之一惊。
各方督军面对国会通过这一决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沉默但是这种沉默被人们理所当然的视为暴风雨前的宁静。自去年1起在边防军强大的军事威慑下重开二届国会选举并遭到来自京城内阁和其他军阀的反对似乎各地同样准备按照西北地那种游戏规则在国会内展开角逐地方与中央自司马出任总理以来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但此时国会两院通过地“废督裁军案”却将这种微妙的平衡打破国内的舆论不禁开始担忧起来尤其是各电报局之间秘电往来纷纷的情况下似乎战争已经到了一触即的局面。
但即便如此国内地舆论仍未放弃对国家政局重趋于真正稳定的希望各人士除在报纸上呼吁各方保持刻制之外一些贤达人士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