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这么煽情的比赛预报,已然勾起了很多人去现场看球的**,晚上的体育馆真的是一席难求,坐满了观众,热烈的加油声闹哄哄地让决赛的赛场有着不同往常的气氛。第一次进决赛,年纪轻轻的初中生根本没经历过这种场面,一踏进赛场,原本的小兴奋立刻就被紧张所替代,别看艾雄在赛场上威风八面舍我其谁气势如虹,可从休息室到场边的那短短五十米的距离,他的小腿肚子都在不停地打颤,也许是看出了他的紧张,萧炀特意把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用力拍了拍。
今天的决赛可不光要决出谁是团体冠军,更是川江中学的艾雄和奉川电信的古森之间在单打种子排名上的一次较量。古森:二十六岁,电信工程师,在大学期间曾夺得过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单打第五名的好成绩,更是他们大学乒乓球男子团体第三的主力选手。古森曾经作为专业运动员入选过国家青年队,可惜一次重病让他不得不告别国家队就此退役,那一年他十七,选择了重读三年高中,二十岁进大学主修电子通讯,毕业后的工作派遣让他来到了奉川电信局。正是古森的来到让奉川电信局在这几年奉川的乒乓球比赛中一直名列前茅,排名更是扶摇直上,余佑业和古森的交锋也是前几年奉川乒乓球比赛的最大看点,当然古森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去帮助球队获胜,更有一个人称东伯名叫韦祥东的老将在压阵。韦祥东:五十一岁,球龄四十年,直拍正胶左推右攻,打球犀利,角度刁专,推挡是他进攻中最重要的控制手段,善于推下旋,其推挡的反应快,正手的快攻质量高,反手有一板攻球的突然性好命中率也很高,上台威胁性大。
赛前的准备工作,萧炀可不光看对方的比赛录像更是让熟悉对手的张之栋给他作着讲解,张之栋不怎么了解古森,跟他不过是打过几场球见面相互点头的那种熟悉,可对东伯则不然那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不打不相识的他们可是十多年的球友加好朋友了。张之栋边笑边指点着屏幕上打比赛的东伯“他可知道你,半年前我当他面把你夸上了天,他不信,直让我找你跟他过上几招,这次比赛听我说你只是教练不会下场比赛他更是不信,不信就不信吧!哈哈他现在可知道你的厉害了,靠这些孩子,你教出来的孩子就打进了决赛,他也发懵,昨晚上就给我打电话问我了解你的队员不,想挖情报呢!哈哈”。
“他的水平不错,球挺油,应该很不好打。”
“嗯!他台内球的推挡很好,发力快,手法变换也多,真就像你说的,出球是又油又贼又滑,非常不好对付。”
“看到他让我想起了八分之一的对手老干部队”
“他可比他们还不好打。”
“看出来了”
虽然东伯的球拍和打法已经非常老旧,但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是过时的,只要还是木头球板覆盖橡胶海绵,还是赛璐璐的乒乓球,还是一样规格的球台,还是以球落在对方台面为得分准则的规则不变,那么用什么球拍用什么打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球落在对方台面还要让对方接不到,说白了得分才是最重要的,东伯对自己的得分能力丝毫不怀疑。如果说艾雄的进攻和防守像一堵墙那样显示着自己打法的强硬和骠悍,那么东伯的进攻和防守更像是水做的柔力球,善于卸力和借力的攻防转换很轻易就能让对手落入节奏失衡的陷阱而主动失误,他们俩的交锋势必是一场新技术与旧势力、快对慢、刚跟柔的一次碰撞。果然,决赛第一盘展开较量的双方正是艾雄和韦祥东。
艾雄看过东伯的比赛录像,结合自己八分之一的比赛时跟老干部们打过的经验,对这种柔中带刚的直拍快攻还不算太陌生,本来直拍在台内球的处理上就要比他的横板更灵活多变,假动作也多,尤其东伯还是一个浸润直拍打法近四十年的老手,推挡已经不单单是被动防守的措施更是他积极进攻的得分手段,刚一交手,艾雄用快带快撕接发的两个中路下旋就在东伯的左推右挡下又回到了他的偏正手的中路,两个球的落点不差毫厘,艾雄侧身扣杀,又被东伯的卸力推挡给拦了回去,还是偏正手的中路,艾雄继续侧身进攻,不知不觉两个侧身已经让他移动到了球台的左侧并将右侧正手位的大空档暴露给了东伯,东伯看准来球的一个加力推直线,这个球直挂空档落台得分。零比二,一开局东伯就用两个近乎一模一样的得分球给了艾雄一个下马威,可以说这两个球真正展示了他直拍在台内推挡的进攻套路,加减力配合精确的落点压缩对手的进攻空间,再伺机一板偷袭对手露出的空档。艾雄丢的这两个球只能说他有些逞强,以为机会来了自己可以一板就将对方打死,根本就没考虑回合,偏偏东伯的回球又给他侧身强攻的机会,他当然不能放过,丢第一个球的时候他就应该反思,现在丢了第二个球,爱雄才稍微醒过味来,其实东伯从发球开始就控制住了艾雄的进攻,发球冲艾雄的中路、回球又到艾雄的中路完全是有目的的控制手段,通过以前的比赛录像东伯就看出艾雄最难应付的就是中路长球,数据统计之下,艾雄百分之八十的丢分都跟中路来球有关,东伯自然盯准了他的这个弱点,用他精准的推挡把回球的落点控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