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女生小说>重生迷梦> 第328章 冲击性大消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8章 冲击性大消息(2 / 3)

项,于是在普通的观众那里,就像是得到了某种权威的认同,而这种权威,显然比欧洲的奖项看上去b值更高。毕竟中国人——或者说华人在欧洲刷奖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老张导演几乎把欧洲几大奖项都打通关了。但是在奥斯卡,在美国那边,他还没有获得认可,所以他在近期接受采访的时候非常酸楚地说道:奥斯卡不是电影界的最高奖项。

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掩饰大家对于李鞍导演的嫉妒,不然他为什么两次用武侠片去试图冲击奥斯卡?《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一样,用了大师曹禺的剧本和编剧。但是最后还是仅仅做成了一个华丽的装饰。张导演似乎有时候也把握不住自己的方向了。

不过就在沈正辉获得提名,电影获得奖项的消息传来。在舆论界,似乎瞬间,沈正辉的档次——至少在商业上已经和几位国内大导演不在一个层次上了。国内有野心的电影公司指望的大片冲击,海外票房在沈正辉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实现。而其他人似乎还处在艰难的尝试过程中。即便是张导演、冯导演、陈导演也不过是大量消费自己过去的名气罢了。

沈正辉的这种成功,实际上在《魔法学徒》第一部和第二部的票房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让试图批评他的舆论有些失语了。这些试图批评的舆论找来找去,觉得唯一能够批评的就是他所导演的题材不是本土化的题材。但是《魔法学徒》确确实实是中国人写的,并且行销海外,这也被当做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重大的成绩。虽然写的故事是一个西方故事——但是这也说明了我们中国人是了解西方历史的啊!在全世界因为美国的反共脑残言论遍地网友们进行自发的反击的时候,《魔法学徒》的历史背景就被有意无意地仔细介绍了一番,所以在整件事情结束之后,同样有敏感的人感叹说中国的作者居然如此了解西方文化,简直不可思议。这让天朝的宣传部和文化部都觉得功绩在自己身上。而实际上中国人同样对高佩罗的《神探狄仁杰》感慨不已。

外交部同样有样学样地借助这件事情捞成绩,有好几次他们在欧洲都使用了《魔法学徒》这本书做宣传,蓝晶一跃成为了国家的名片,还被邀请在奥运会的宣传片里面出镜。

于是,这对于试图批判沈正辉的人来说,就成了难以逾越的困难,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们也就只能说两句酸话。或者以沈正辉为幌子进行体亏屁思。

不过很快就有消息,冯导演有意拍摄一部反映朝鲜战争的电影,同样是国产大片制作。这让很多人愕然。认为冯导演是准备复制沈正辉的轨迹,想要在军事类题材上打开突破了,毕竟,在沈正辉所导演过的题材里面,这是最容易的一种。

随后,王氏兄弟的影视公司就发出了正式的公告。宣称冯导所拍摄的不仅仅是反应朝鲜战争的电影,而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从抗战到朝鲜战争的史诗电影。然后。演员角色选取的消息出来之后,让许多人大哗。这不就是当年《集结号》的班底吗?老冯准备模仿沈正辉连人都不准备换了?

同时也有人去采访张导演,想问问他有什么计划。不过张导演说自己正忙于奥运会的工作,在08年之前大概没有时间拍摄电影了,08年之后他会视情况安排自己的工作,同时张导演也表示自己不会拒绝军事题材的电影,张导演甚至表示,一直以来,他都在构思一个抗战中的南京题材的电影,只要有可能,他就会拍出来让电影和大家见面。

他的这种表态,又震惊了舆论界,面对沈正辉不知道怎么上场对战,但是在面对张导演和冯导演,记者们还是颇具有战斗力。当即有报纸嘲笑说张导演和冯导演已经在电影题材里面迷失掉自己了,当初打出国产大片的概念,想要赶超好莱坞,结果撞了一头包之后,终于放下了身段,和一个后辈学起了如何选择拍摄题材了。沈正辉正在拍摄的架空史诗题材他们拍摄不了,于是就从最简单的战争片开始学起来,张导演是表现了一辈子的艺术,最后终于还是对商业完全妥协;冯导演是追求了一辈子商业,最后不得不去舔当局的臭脚。

当然,这种完全没有建设性的批判,谁也不会把它放在心上。张导演和冯导演都是做事业的人,想的都是如何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冯导演是真的沉下心来,找了好几个编剧,也和沈正辉一样请来了军事顾问,力求自己的电影表现足够真实,同时和八一厂联系,力求战争场面足够震撼。八一厂上一次从沈正辉那里学到了和积累了足够多的东西,在接下来好几年里都用上了,现在冯导演上了这样一部国产大片,他们也乐坏了。在冯导演点名之下,三个曾经担任了沈正辉副导演的前辈又当起了冯导演的副导演。

巧合的是,冯导演看中的也是《无家》这个剧本,但是他的思路和沈正辉当初不一样。沈正辉当初走的还是正面路线,冯导演则要走另外一条路线,他要把中国军队都还原成“人”。当然,这是他的野心就是了。

而陈导演苦心孤诣地试图恢复他在艺术片的名声,他的思路是准备把艺术片做成商业片卖,只是不知道是否能够成功。

三大导演埋头苦干,一帮年轻导演受到了沈正辉的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