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花都猎手> 精品和yy【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精品和yy【转】(1 / 2)

看到很多兄弟在讨论jīng品和yy流,太监和全本的事情。心中偶有所感,遂写成文字,仅一家之言,:

很多人常说jīng品太少、小白太多、太监可恨云云,说起来都是言之凿凿,骂起来更是理直气壮,恨不能将作者鄙视死、羞辱死……

我想说的是,真正的jīng品,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汗水去雕琢。(这一点也许大家知道,但到底需要流多少斤汗水,huā多长的时间,想必就没几人知道了吧?)而这些jīng品出来后,又有几人会huā钱去买?作者又能得到多少钱?

事实上,大头还是被出版社赚了!

我曾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一部jīng品的作者能够保证有50w甚至100w的收入,那么,他一定会很用心的去写!可是,没有!一如罗森的发言:“给我100w就改!这说明什么?网络文学已经透lù了太多的功利,作者功利,读者也功利。作者贪财,指望一炮走红,捞完就走,然后就靠点名声hún钱。读者贪才,指望天天有免费的jīng品看,且对作者颇多责难,希望他们能够在不计较盗版的情况下,一直维持速度和质量的双高。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于是乎,jīng品大多太监,小白纷纷出世,用数量代替质量,用速度代替深度,如此一来,jīng品越发显得可贵。想想红楼梦吧!曹雪芹何等聪慧之人?毕其一生才写了多少字?又改了多少次?而且,至曹公死,《红楼梦》后四十回尚未定稿,这若放在今天,我们是不是要破口大骂:”老曹,你怎么写这么慢?你已经很久没更新了!后四十回呢?哇!老曹你又太监了!跟唐家三少比,你真是差的太远了!“

哈哈,是啊!如果一个劲的只叫嚣着要字数,要速度,那么,唐三之流完全可以用厚厚的书把老曹活埋,可是,有意义么?

我们都在功利的看书,都在想方设法搞点免费版,那么,为什么不能理解或者宽容作者赚点钱?难道非要都学习曹雪芹?穷困潦倒?半死不活?然后去写jīng品?难道作者就不能稍微有点物质要求么?物质是jīng神的基础,这个哲学基本原理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写jīng品的作者也不是圣人或者辟谷大仙,他们也要吃饭,要穿衣,要消费,大家都是俗人!

很多人都讨厌太监,但是,太监的存在,特别是jīng品太监的存在,不仅仅是作者的问题。市场,出版社的压力,还有一些喜欢刁难甚至谩骂作者的读者,这些都是太监的一部分因素。很多读者指着某部jīng品侃侃而谈,说其堕落或者质量掺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也许,他前面的jīng华是用了5年或者10年的时间累积,思考,沉淀下来的,可能一部jīng品要10年才能写完,但是市场的压力,大家对jīng品苛求的压力,导致他们必须在2年内写出10年的字数,质量可能不下降么?

有多少人可以这样说:为了一部jīng品保证质量,我愿意等上3,5年?恐怕很少吧?因为读者也功利,都会这样想:此书不更新,自有更新处。你太监不太监和我没有关系,爷就是不买,你赚不到我一分钱!这样的想法多了,作者们必然是处境艰危,出书未捷心先死,常使太监泪满襟——想不太监都难啊!

不知道那些责难作者的读者之中,有多少是写过书或者给报刊杂志投过稿的,如果没有,你们可以试试。我相信,只要你们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你们就会明白:作者,特别是jīng品的作者,为一部jīng品付出的努力其实很大的,他们赚点钱,真的不为过。也许jīng品的一个句子,要日思夜想揣摩一星期,而唐三之流的,一个星期可以写10w字了,但是,这10w字中,大家记得的又有几个?

我中学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了,也接触过很多有才华的人!但是,写得越多,就发现:现代社会真正的强人,其实写书的很少。为什么?因为不赚钱!不要说诛仙了!这么多年出了几本诛仙?何况诛仙貌似不是主要靠书赚钱吧?网游的那个版权估计少不了吧?据说还要拍电影!

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去干什么文秘,记者,编辑之类的,甚至去教书!但是很少有人专职写书,不是他们写不出来,而是得不偿失,写一部jīng品,所需要耗费的jīng力太多,而得到的却相当有限!所以,还不如yy,还不如流水账,还不如扯淡,反正都是按字数算钱嘛!如果能够按质量算钱呢?

你写一部jīng品算你赚100w好了(我不太懂网文的行情,可能这个定位高了点,那么我们姑且这样算吧!),一部jīng品写5年,正常吧!那好,一年20w也就是月薪不到2w。把这个jīng力huā到股市cào盘上面去,说不定都搞了好几百万了。何必呢?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炒股,玩期货或者干其他赚大钱的买卖。但是,写作,特别是写jīng品,不能让他们有安全感,所以,他们不得不放弃。

很多人都说作者不知足,我一个月才2如何云云!还是那句话,你自己去试试就知道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