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迷航一六四二> 458 械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58 械斗(2 / 3)

吃紧并且持有大笔的粮票,跑到上海县大宗商品交易所兑现。很显然,南明的是士绅们并不了解他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不了解澳洲,不了解吕宋,更不了解近在咫尺的中南半岛。

事实是,只要澳洲人想,腾出足够的运力来,完全可以将粮食价格打压到更低的地步吕宋稻米大丰收,其直接后果就是让吕宋稻米的价格,逼近六钱银子一石;而在尚未开发的中南半岛上,暹罗、安南、缅甸等等,这些地方的稻米价格一石可能还不到三钱银子。

这是什么概念?运输船队跑一趟,起码是两到三倍的利润。这一利润足以让大部分资本家疯狂了。所幸澳洲对于自身的需求有着清醒的认识,没有学白痴一样的西班牙,只知道疯狂的攫取贵重金属。澳洲不缺贵重金属,缺的是人,缺的是人才,缺的是蓬勃发展的产业链。要人才首先要有人,所以归根结底,澳洲最稀缺的还是人。

只要有了人,发展个几十年,以澳洲软妹币为体系的世界货币体系一建立。澳洲甚至都不需要自身的生产,通过货币机制就可以吸全世界的血液。

问题回来了,外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切。

幕后黑手们可能会募集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两白银,用于这场挤兑风波。没问题,想要多少都没问题。唯一的问题在于运量。所幸申晨这丫头早就算计好了,一方面加紧建设港口,一方面通过种种手段来限制上海向内陆的出货量。这足以造成一定的假象……澳洲人在上海存了源源不绝的粮食。怎么挤兑都挤兑不空。

老调重弹,粮食是消耗品。即便是妥善存储也会发生损耗。疯狂的挤兑过后,面对着市面上的粮食价格稳定在一两六钱一石,那些大户们会怎么做?只怕肠子都悔青了

从今以后,那些大户们绝对不会再考虑挤兑的问题。而是老老实实地持有粮票,将其当做保值储蓄、保险的一种有效手段。

于是乎事情再次步上了正规。有钱的大户们根本就不存粮食,并且利用手中的余钱大批量的购买粮票;因为大户们不存粮食,所以市面上粮食价格稳定,普通百姓受益;而普通百姓根本就买不起一百两一张面额的粮票,所以粮票本身对普通百姓没有影响;持有粮票的大户们,根本就不缺粮食。他们也没必要去挤兑。那实在是肥人损己,没仇恨谁会做出这种脑残的事儿来?随即在粮票的信用逐步深入人心之后,总会有机灵的家伙将其当做信用纸币进行商品交易。

然后一切都顺理成章了,若干年后,汇丰银行开始发行小面额的信用货币。这等于是申晨用一堆明朝人并不需要的粮食,空手套白狼,掌握了明朝的货币发行权。

前景美好,道路艰辛。尤其是申晨这丫头不是个好脾气的主儿,所以她想都不想就拒绝了邵北的提议。

“我们必须要给某些人点颜色看看。”她咬牙切齿地说:“没有犯罪成本,会让犯罪率激增。”

“好吧,你打算怎么做?”

申晨傲气地一挑眉毛:“我已经说过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上海县。

黄昏。劳累了一日的百姓,站在街上,迎着落日的余晖,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时光。男人们聚集在一起胡乱地吹着牛,女人们怀里揽着一支篮子,一手不停地从衣架上摘下晾晒干的衣裳。

正这个光景,街角老远处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显得格外的刺耳。

不管是男人们还是女人们,抬头观望了一下,随即无不愕然瞪大了双眼。灵醒一些的径直拔脚往家门就走,迟钝一些一声发喊,跟着也往家里跑。须臾之间,关门关窗与落门板的声音连绵不绝,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原本喧闹的街头已然人影皆无。

街角的一头,一群劲装大汉几乎是肩并着肩,甩开大步朝这边走来。这些汉子一个个穿着短打,腰间或者别着明晃晃的匕首,或者手里拎着二尺来长的铁钎子,领头的大汉手里头更是拎着三尺来长的绣春刀。

片刻之后,过了这片街道,到得对面的街角,这一群汉子好巧不巧地正好与另一群汉子碰头。两方像是熟识,领头的只是彼此点点头,便沉默着汇聚在一起继续朝着县城的南方赶路。就是如此,待到了披红挂彩的庆春楼之下,天色将暮之时,已然汇聚了二三百号大汉。

韩继业就站在庆春楼对面,拧着眉头,摸着下巴,眼中满是凶光,恶狠狠地盯着庆春楼门口来回徘徊着的十几名大汉。

一名汉子大步流星走过来,冲着韩继业一抱拳,也不说话,神色间满是尽在掌握的意味。

“过江龙可在里间?”韩继业急切地发问。

“韩爷,咱们弟兄一直在这儿盯着,错不了那过江龙进了庆春楼就一直没出来,显是又赖在小红那*子的床上。”

韩继业狞笑一声:“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过江龙,今日某必将尔变成死虫”顿了顿,韩继业又问:“衙门那头?”

面前的汉子不屑地一笑:“早打过招呼了。那帮子混吃等死的吃货,怕到不行,哪还敢露面?姜师爷收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