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回凶残帝国工程很讲究
日德战争家乱被人欺
牛正昀和白小仙正在办公室交代事情,忽然有人来报:“刘总,不好了,十七号桥墩钻进了山洞,离井底只有一点五米。”刘恢复闻言,抱着的茶杯当时就掉地上了,脸色变白,浑身颤抖。“不着急,去看看。”牛正昀镇定。龙载着一干人等迅速来到17号桥墩施工现场现场。整个大桥施工设两个指挥部:蓬莱指挥部和大连指挥部,共有五十多个子项目部。刘恢复任总指挥,多数为远程控制,有难缠问题则有专门快艇接送,总部设在石鼓镇。陆地施工为5个桥墩一组机械,按序前进,钻进山洞的是位于海边不远一座山脊的桥墩。一行人赶到,小钻机待命,大钻机仍在轰轰隆隆。刘恢复示意停下来,不久老唐和周绍华从另外地方也赶了来。
现场整洁,几个人趴着护栏往下看,强光手电照着。1米的钻机钻成的洞口该有1。1米,此井有20米深,井底有六只黑洞洞的小孔。“哪一只钻空了?”“最东边一只,不透光,但通风。”“下去过啦?”“是的,里面黑乎乎的不见底。”“老唐,这种施工方法,人员要不要下井底?”“全机械操作,电子导航钻头,微机控制,无需下井。”刘恢复此时心情紧张,都是牛正昀在问询,项目负责人惭愧地底下了头。“现在不追究这个,无需下井,出了任何问题都不能下去,指挥部统一研究决定。”“牛总,”周绍华反倒比刘恢复镇定,“此处探眼在中间部位,深二百一十米,结构稳定,没有裂缝、砂眼等情况。”“老刘,你也不用太紧张,伤身体,吓坏了燕子饶不了我。”“噢噢!知道!”刘恢复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找许多细电线来,要柔软。小仙把龙的探头摘下来,线路加长。”
现场多的是电线,接好后缓缓下放,伸入指定钻孔。果然通风,探头进入小孔就不停摆动,风是向上的。“哥,快来看,这山洞是人工造成的,大的不得了。估计是电动工具凿的。”刘恢复闻言,扶了扶眼镜,长长出了口气,一个趔趄险些栽倒。周绍华眼快,赶紧扶住,“师傅,您怎么啦?”“哎吆!吓死我了。如果是天然山洞,周边必然有构造痕迹,我们的设计方案有可能要全面调整。银狐研究经费就花了五个亿。”“不可能,我们先期的勘探眼距此不足二十米,天然洞穴肯定会有痕迹。”“老刘啊!你这心理素质怎么行?五个亿也不用你赔。”“桃溪水库的山洞是裂缝,我已经很自责,把所有的钻探样品记录全部重新过目,没有发现纰漏,所以意外。我的一世英名呀!”“个书呆子,桥痴!”小仙其实也紧张,此时也放心了:人工山洞不会对山体有多大损伤。“牛总,下面怎么办?”“你是专家,问我这个?”老唐意味深长地说:“牛总,人工山洞你不想进去看看?”牛正昀笑了:“那就把一米直径的往下钻,钻至洞底。不过不要进去水。”“好呐!”“找柳思成去。”“又要查地方志?”“对!”“春节回不去啰!也不用去视察了。”“你好像很高兴似的!”“当然!我一个人留这里孤独,跟你回去得讨好蕾子。”“做小这么难那?蕾子死了我就给你扶正。”“白话,我说不定先她死。”“你比吴靳哲好过。”“也是,人比人气死人,蕾子还不独守空房。”“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哲学还是古语?”“哄妹子的。”那么高级的知识分子,也落入了俗套。
这回牛白二人失望了,关于石鼓镇南偏西的山里山洞,没有任何文献记载。两人在柳思成那里吃的晚饭,回来已经很晚,天空中布满阴云,预报说是要下大雪。“到现场看看。”“什么时候了还到现场?你和刘恢复有什么区别?”“他是知识分子,我是体力劳动者。”“迂腐!坚决不同意!”“龙,去还是去?”“懒得参和你们的什么!”“什么?”两人异口同声。“打情骂俏。”“龙嫌烦了,回家吧!哥!”“别给我使用美人计,不吃那一套。”正纠缠着,龙一不小心往了现场方向。“你干嘛?怎么偏向他?”“我也想去看个究竟。”两人笑作一团。现场灯火辉煌,人头攒动,周绍华在指挥。“什么情况?”牛正昀扯着嗓子喊。“牛总,这么晚了还来呀!正在封堵钻孔,所有钻孔必须全封,下一步采用风冷式作业,洞里或许有文物。”“什么时候可钻通?”“下半夜开始钻,明晨七八点钟。”“好的!我们先回去了。注意安全,也不要太熬夜。”“放心吧!牛总,下半夜有人换。”
牛白二人还没到住处,开始下起雪来,噼噼啪啪的小冰粒,撒豆子似的,龙调侃:“吆,撒在身上好痒,赶快回家。”牛白二人笑作一团。龙越来越有人情味了。
第二天早起,大地上白皑皑一片,起风了,晴空万里,麻雀在叽叽喳喳地打闹,喜鹊使劲地‘佳佳’个不停,不知名的鸟儿在鸣叫,家属区的孩子在打雪仗、堆雪人.牛正昀心情大好:“好兆头,一定有好消息。”来到17号桥墩,最东边的大井已经钻到了30米深,站在井口明显感觉到有风从底下吹上来,清新温和。井口安装了一只支架,吊了个半人多高的大筐子,电动控制。这是下井预备装置,虽说不许轻易下井,但不是说绝不需要下井,现在就是谁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