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盛世英雄> 盛世英雄15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盛世英雄15回(1 / 8)

第15回险探地穴青年起宝藏

轻拨迷雾元首赠金卡

话说牛正昀一家搬进别墅,第二天一大早收拾回大乾山过年。大妞不忿:“有车不开回来,让我们挤公交。”“孩子,车是公司的,不是我个人的,只有工作时才能使用。”妈妈批评女儿:“小小年纪,就贪图享受,你知道你爸爸是怎样走过来的吗?以后不许这样!”

春节的巴车十分拥挤,牛正昀一家还算幸运,在最后一排找到了座位,再迟一点都得站着。巴车一路西行,两旁的树木迅速后倒,远处的山峰缓缓后移。看着这些连绵山峰,牛正昀思绪万千,思考之下,你会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凿出千姿百态的自然风貌。

出西二环不到十公里,一座独立的山峰叫大独山,是省城的森林公园所在,海拔292米;向西,连连绵绵50公里是大乾山,海拔297米;大乾山向西50公里有一座龙穴山,海拔294米。这三座山几乎在同一条经线上,东西再无山,几十公里的平原。大乾山是大别山的余脉,最高峰也就297米。《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开九州、度九山,内置于大别;《山海经》中也记载,诸山子于昆仑。山的形成,有传说、有猜测、有分析,皆有依据,都有漏洞,未解之谜。牛正昀都信,又都怀疑,他有自己的观点。站在大乾山顶极目四望,东西一线山峰,北边一马平川,南面绵绵小山,渐南渐小,犹如南风吹起的波浪,大乾山东西一线就是浪尖,向南是浪尾。不过牛正昀坚信的是:山里面都是空的。因为他在十多年前钻进去过,里面有宝藏。我们不妨扯得远一点。

宇宙,什么是宇宙?宇宙是存在于人们意识形态中一个概念,它也是物质构成的,在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际,没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是万物的统称。比如说人,受精卵子宫着床形成胚胎,长成人形,再长大到死亡,是典型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但是,人死亡之后呢?被微生物分解,被动植物吸收或重新组成生命;或被火化,化成二氧化碳和热量,也会被动植物吸收或重新组成生命,投胎或转世就是这个概念。组成人体的物质永远不会消逝,任何物质皆会如此。人是自然界物质运作的一小部分,不随意志的改变、转移,孔子、柏拉图也不例外。

说一小部分,有多“小”?是相对而言的。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体长在1。5~1。9m,地球直径大约12740km,而在地球大约1。5亿km以外有个直径约为140万km的大火球,叫太阳。地球以每小时108000km的速度绕日滚动公转。滚动叫自转,自转一周称为一日,即这个日出到下一个日出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5。23日,称之为年。

千百亿年前,就是你读这文字的时候。太阳也刚形成之初,在距它1。5亿公里处有不计其数的颗粒,它们是太阳形成过程的废弃物。这些颗粒结伴同行,加入不了太阳,也远离不了太阳,无所适从。这种状况持续了百十亿年,有一回,太阳颤抖了一下,几个颗粒发生了碰撞,由于性质不同,相互吸引,黏在了一起,这叫异性相吸,是地球的始祖,地球至今保持这种习性。有了第一次吸引,以后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百十亿年滚成了一只大球和一只直径为3476km的小球。这时的地球什么成分都有,金银铜铁锡、钠镁铝硅磷、氢氦锂铍硼等等,可谓龙蛇混杂。它们相互不服,相互倾扎,打打闹闹,不可开交。这样又过去了百十亿年,地球团结起来的物质都基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累了,消停了,安稳了许多。再是百十亿年过程,地球上的物质潜移默化,H2/O2相互结合,形成H2O和CO2。有了水,地球热闹起来,有了风,有了风化,有了侵蚀,有了土壤。还是百十亿年的时间,地球上有了生命,生命的产生,是与地球本身的大小、离太阳的远近,月亮的护卫,其它星球的牵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百十亿年的演化,有生命的细胞按不同的方法、顺序组合,形成了可以自己行动的物体,其中最高级的要算人,他们可以写字、看书,别的动物不行。所以你不用担心地球会灭亡,就算灭亡了,你仍然存在,或许会组合成更高级的物种。

其实,我们人类做科学研究做得很累,关键是进入了误区。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思考:任何物体都是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只不过他们的排列顺序不同,组织方法不同,形成环境不同,结构、功能就有所不同。比如说石墨和金刚石,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又黑又松的石墨在高温高压下就会形成八面玲珑的金刚石,价格也相差千万倍。目前我们只知道金刚石和石墨是一奶同胞的兄弟,我们何不深入研究?把物质结构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无限制地细分下去,分到儿子、孙子、重子、灰子.就像从盘古到你我现在,叫什么子,就叫孩子。这孩子,是后代的统称,是组成香火传续的基本成分,物质也可以这样分,说不定任何物体都是由“孩子”组成。掌握了这一技术,我们可以随意组成物体,比如电脑,给它装两只脚,就会跟主人屁股后面跑;把石头捏吧捏吧吹口气就成了香甜的西瓜。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