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盛世英雄> 盛世英雄第5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盛世英雄第5回(1 / 5)

5回审时度势双胞子用功

高瞻远瞩牛正昀进取

书接第一回。du00.com牛正昀带两个妹妹迂回前进、东躲西藏,最后在上海浦东安顿下来。

牛正昀并不吝啬,在秦汉先工地约两公里的地方租了一处民房。房子条件很好,底下两间,上面一间,前面有院子,一口水井,院门朝东;外围绿树成荫,一条笔直的小河通向村后面的大河,一条笔直的小路直通村前的上南路;小楼的南边是房主家新建的别墅式建筑,后面是大河,人工开挖的运河,不时有机船经过;小楼一楼一厅一房,一厨一卫一梯,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二楼一房一露台一花坛,几色菊花含苞待放;这样的房子,租金定不便宜,每月300元,相当于牛正昀满勤工资的一半,加上三人的生活费,入不敷出是肯定的。但是牛正昀底气十足,所谓人是英雄财是胆,凭感觉,那一千五百多万的钱财一定归他支配,靠的是胆大心细、过人智慧。牛正昀以前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条件,他并不奢侈,但是他不愿意让可怜的双子再受罪,发誓要照顾好她们。扶危救困和惩治罪恶是英雄本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半叶,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和邓大人的引领下,经过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改革和建设,已经可以摆脱贫困、实现温饱、逐渐走向小康。当时的口头禅是:一万不算富、十万刚起步、百万才上路、千万犯踌躇。这说明当时的中国,拥有十万八万的人已经不少,百万的算是凤毛麟角,千万的还没听说过。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很多,弱点也不少,自古喜欢起起伏伏。久贫乍富,许多人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姓啥叫啥,腐化堕落比比皆是。有一个鲜活的例子。

某君,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下半叶出生,家中有父母和寡居多年的奶奶。八十年代后期,某君娶妻生有一女,种田养蚕,生活平淡而清静。突然有一天,某君的爷爷回来了。他爷爷原是国民党小军官,蒋介石跑到台湾,他跑到了香港,发了点小财。他爷爷在香港又娶妻生子,有多名孙女,就是没有男孙,一见到这么个大头孙子,喜出望外,当即给了100万港币的红包。那可不得了,相当于人民币十几万,某君一夜之间成了富豪。有人给某君建议:按国内政策,可以再生一胎,如果能生个男孩,完全有可能到香港去继承爷爷的财产。这个建议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但是,某君产生了歪念,怀疑贫贱之妻是否能生男孩,弃之不顾。于是,某君与在不正当场合认识的不知底的女子混在一起,住宾馆、吃饭店,花天酒地,堂而皇之要生儿子。凡是时来运转就抛弃糟糠之妻的男人,绝不会有女人真正爱他。果然,一年之后,某君腰包见底,也不见鬼混女友的肚子变大,女友整天找茬吵架。某君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时没能控制行为,把女友给杀了。

但是,牛正昀不是这样的人,他不显山不露水,努力工作。一天20元,满勤一月可挣600元,去300元房租,300元三个人生活是可以维持的;家里也有一些积蓄,妻儿在家生活应不成问题。如果辛苦一点,加几个班或多做些产量,草垛里的“民脂民膏”就可以不动,只要不动,就不会有人知道。所以,成大事者,必占天时、地利、人和、智慧、官助,即天、地、人、神、皇缺一不可。

牛正昀不辞辛苦,每天骑着自行车,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双胞妹妹也很懂事,每天起早做好早饭,哥哥吃饱上班,中午姐俩在家,晚上哥哥回来一起吃晚饭。柴、米、油、盐、菜一律由牛正昀买了带回来,姐俩一向深居浅出,不与外界接触。每天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之后就是学习文化课。高一的文化课自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语文学科,在没有教辅材料的情况下,要读懂读透课本上的课文几乎不可能。比如第一课《荷塘月色》,这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借用淡淡的月色来抒发自己淡淡的哀愁,从文面上是读不出来的。好在牛正昀精通语文,他花了一个多小时讲解了课文,还详细剖析如何阅读散文,如何写散文,必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如何利用文章表达思想观念。牛正昀不通英语,只好买来录音机。如此,牛正昀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辅导双子功课;双子也特别勤奋,白天做家务,学习时遇到难题都会记录下来,等哥哥回来探讨解决。牛正昀轻理重文,多侧重于汉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对双子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天气逐渐转凉,眼见秋去冬来。

这天傍晚,天空中阴云密布,东北风无情地横扫上海滩,扬起飞沙无数,卷起黄叶漫天,直吹得百尺竿头锦旗猎猎、黄浦江上白浪滔滔。天黑时分,狂风渐停,细雨如烟飘落,凄凄入怀。牛正昀加大力度,拼命蹬车,终在雨势加强之前赶回了家。家中暖意融融,牛正昀一进门,红花赶紧拿来毛巾让哥哥弹去身上水珠,又拿来布拖鞋让哥哥换上,端来热水让哥哥洗脸;绿叶则端上来一碗热汤:“哥,先喝碗热汤暖和一下,天冷了。”家的感觉是温馨的、安全的,兄妹相依为命暂时忘记了苦恼和仇恨。孩子毕竟是孩子,她们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