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陈果夫全传> 第49章 曲终人散,壮心不已(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 曲终人散,壮心不已(1)(1 / 3)

孤岛曲终

当中国大陆欢庆解放,鼓乐高奏,礼炮声声,万众欢颜之际,陈果夫与陈立夫及他们的父亲、家人在台湾孤岛的台中市,在唉声叹气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1950年的台湾,处于一种极度混乱之中。

经济上,台湾全岛面积只有36000多平方公里,山脉占去三分之二,可耕地不及三分之一,人口600万。在一般情况下,人民生活尚能过得去,现在一下子涌来200多万军民,人口压力大增,这就使经济状况本来不太好的台湾陷于生产失调,通货膨胀中。

政治上,国民党大陆政权完蛋,败走孤岛后,各派系互相埋怨,互相争斗,矛盾更加激烈。李宗仁远走美国,蒋介石复出未久,各行政部门残缺不全,一盘散沙,物换星移,人事全非。

军事上,国民党军队虽还剩下60万,但都是败兵残卒,乌合之众,虚张声势有余,正式临战不足,官兵成分五花八门,而且惊魂未定,充满恐惧心理。总之,整个台湾岛处于惶惶不可终日之中。

陈立夫到台湾后,还想整理一下旧部,再张昔日雄威,但CC派有的留在大陆,有的逃亡海外,来台的一些CC派人物,有的忙于找房子安排家属,有的不想重操旧业,还有的刚从大陆逃来,余惊尤存,因此一下子很难再成势力。陈立夫面对这倒塌了的CC派乱摊子,不禁发出无可奈何的慨叹,整天在百无聊赖中度日。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正式复职,他将大陆失败的责任一概推给李宗仁,开始着手收拾残局,苦心经营台湾孤岛。蒋介石认为,台湾目前局势不稳,以前大陆的一套人事显然不适用了,要稳定人心,必须调整人事,因此,他大幅度更换了各级行政人选。其中包括:提拔陈诚担任行政院长,以取代阎锡山;派吴国桢为台湾省主席;提拔年轻的周至柔任国军总参谋长兼空军总司令,非黄埔出身的孙立人为陆军总司令,海军总司令仍由桂永清担任,蒋经国为国防部政治部主任。

对于特务工作,蒋介石依然十分重视。还在1949年7月,蒋介石就在高雄成立了“政治行动委员会”,召集人为唐纵,主委周至柔,成员有蒋经国、郑介民、毛人风等。其基本任务是“统一所有情报工作,并使之充实强化”。到了1950年,“政治行动委员会”改为“总统府机要室资料组”,并规定“举凡一切党政特务机构,均归其管辖指挥”。实际上,这个总统府机要室资料组取代了原中统,军统的一切业务。

在蒋介石关于人事变动的所有新任命中,都没有二陈兄弟的份,此时,陈果夫正在重病中,不可胜任工作,但陈立夫却还年轻,仅只50岁,且身体正好,很可干一阵子,而蒋介石不给予他在调整后的政1982年12月22日,陈立夫颁发金鼎图书奖。权中占一席之地,这说明陈立夫在蒋介石心目中已无任何地位了。过去的CC派分子,一部分见陈立夫倒霉,便纷纷改换门庭,投奔蒋经国的门下,一部分无门可投的便似无娘的孩子,没有着落。而此时,陈诚、蒋经国已统一了原军人势力和团派势力形成绝对优势,CC派锋芒尽揠,锐气尽消,从此一蹶不振。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海南岛和舟山群岛,台湾岛内一片惊慌,蒋介石宣布台湾进入战时状态。6月初,“战时生活运动促进会”成立,宣称要“向奢侈者挑战,向腐化者开刀”。台湾岛上再次笼罩恐怖气氛。后来,朝鲜战争爆发,这种气氛才逐渐冲淡。

在此情况下,蒋介石开始考虑如何整饬政治,以匡系人心,早在1949年的岁末,蒋介石就反省了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他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国民党本身的腐败,“党内不能团结一致,同志之间,派系分歧,利害摩擦,违反党纪,败坏党德,以至整个的党形成一片散沙,最后共党乘机一击,遂致全盘瓦解,彻底崩溃”。因此,需要彻底改造国民党。基于这一目的,1950年1月,蒋介石便一手操纵成立了“国民党改造研究小组”,加快了国民党改造的步伐。

蒋经国、陈诚的势力逐步强大后,便开始向一蹶不振的CC系发动总攻击,他们提出必须对大陆失败的责任进行清算。陈诚首先向陈立夫发难,他指使在立法院的青年团委员提出一个议案,要求扩大行政院职权,削减立法院的权限,结果,陈立夫组织反击,在立法院会议上否决了这一提案。陈诚知道后大发脾气,愤怒地说:“他们一定是CC派,现在这个行政院长,除了陈立夫之外,没人能干得了,我不干了!”陈诚知道自己光有军方力量还不行,必须联合蒋经国才能赶走陈立夫,不然,自己没有出头之日。为此,蒋经国、陈诚大造舆论,认为大陆的失败是党的失败,党的失败是CC派的失败,作为CC派的首领,二陈兄弟应对失败负责。在此攻势下,清算二陈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1950年7月12日,在台湾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240人联名上书蒋介石,要求实施本党改造,清算CC派。在此情况下,陈立夫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也表示赞成改造党,他向蒋介石说:“从本党历史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