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戴笠协助。
梅乐斯对中国这个东方古国充满出奇的向往,或许还能看见只有史册上记载的古服皇亲吧?
为了能完成海军部布置的任务,他掌握了一些应该了解的事情,包括有关戴笠个人的问题。他还记得威廉少将临别时对他说的话:“看来,我们对这些黄种人不要太傲慢了。”
但不久梅乐斯便对戴笠产生了偏见。当时梅乐斯对戴笠一无所知,肖勃便道:
“戴将军是委员长幕僚中的一位极重要的人物。他是个很好的人,完全可以安排你的一切。”最后又补充说:
“只有在戴笠的协助下,你的任务才能轻而易举地完成。”
梅乐斯没有完全听信肖勃的话,而是跑到美国国务院和陆海军情报署去阅读有关文件,偏见这时便产生了。
梅乐斯看到当时在重庆任美国驻华大使麦克胡的一份报告中这样介绍:“……戴笠是一个出名的刺客,是一个‘盖世太保’似的神秘组织头目,那组织在上海时被称作‘蓝衣社’,他还成立了专门囚禁政敌的‘集中营’。据说他非常不喜欢外国人,因此,绝少有外国人能够见到他……”
麦克胡是梅乐斯中校的同学,加之一些中国友人也说戴笠声名狼藉,梅乐斯大失所望,一时没了主意。
可军令如山,1942年的4月,梅乐斯还是硬着头皮向中国飞去。在此间他又在斯里兰卡(当时名为锡兰)停留,找到李末斯上校打听戴笠,然而这一切都未避开戴笠的耳目。
戴笠在曾家山公馆会见了梅乐斯中校,余淑衡仍坐在一旁做翻译。当梅乐斯谈到中途曾在锡兰、科伦坡停留时,戴笠不悦地问:“你去那里的目的是干什么?”
“为了会晤美国海军上校李末斯,他是我的老朋友了,看他那里日后是否能做我的物资转运站和无线电播音站。”梅乐斯中校发现戴笠脸有不悦之色,谨慎地回答道。
戴笠听后,满意地点点头,立即转换话题问:“中校先生愿住在城里,还是乡下?”
“随便哪都可以,我打算去华南沿海看一看。”梅乐斯此行的目的就在于此,从戴笠的几句问话中,他已觉察到,在印度、锡兰都有戴笠的耳目,在中国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不征得戴笠的同意,他去沿海视察的愿望便难以实现。
不料,戴笠竟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此后两人交往谈话都颇感对方心意诚挚,梅乐斯对戴笠的偏见与戒意慢慢消失了。
梅乐斯对麦克胡说道:“戴将军是个很爽快的人,将来合作一定十分愉快。”
麦克胡仍坚持己见,冷笑道:“你太幼稚了,老朋友,这些中国人,尤其是戴将军,有时嘴上回答得很好,可实际却远非如此。你要知道,英国派来的代表团,正要离开他们返回印度。
“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位戴将军不肯接受他们保持作业控制权的要求。”
梅乐斯一笑,道:“戴将军是对的。如果我是中国人,我也会要保持作业控制权的。”
这几日通过他与戴笠的接触,慢慢懂得只有尊重对方,事情才会好办,而不应该摆出高人一等的架势。
中国沿海的自然风景使中校着迷,同时也因此次戴笠能亲自陪他而感到高兴。
这天,他们一行来到了福建浦城,正待进城,戴笠却收到敌机要来轰炸的情报,于是驱车向野外奔去。不一会儿,十余架敌机在浦城上空进行了轰炸。
“噢,戴将军,你们的情报真是准确。”梅乐斯恨不能亲自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情感。
戴笠这次出动也是冒了极大风险,但同时也想赢得美国佬的好感,便“舍命陪君子”,命令特务们一有动静便立即汇报。此刻,余悸稍平,看着梅乐斯如此动情,便对翻译刘镇芳说道:“你告诉梅将军,他们美国希望在中国做的许多事情,像气象报告,海上飞机、军舰的指示,关于敌军的行动意向等项作业,都需要保护。因此,我希望美国政府能提供资金装备,培训5万名游击队员,以保护这些措施……”
梅乐斯听罢,用英语大声答道:“OK!”
梅戴二人握手表示合作愉快,此刻二人间达成了默契,戴笠的话梅乐斯一般执行不误,梅乐斯的话戴笠更是言听计从,这一段时间戴笠很少发火,或许也是得自梅乐斯的忠告。
“我期待着我们的合作达到一个高的顶点。”戴笠举杯对梅乐斯说道。
“我想会的!”
带着对戴笠傲慢与偏见的冰释,梅乐斯回到了美利坚向海军部汇报情况去了。
重庆的雾仍然很浓,戴笠此刻又有了新欢胡蝶,在温柔富贵乡中,戴雨农仍是念念不忘中美合作……合作的鹰犬
1943年4月15日,在重庆军统乡下办事处大礼堂,举行了中美合作所合同的签字仪式。
会场布置得十分肃穆庄重,主席台正中竖着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与美国的星条旗,由于没有风,这两面旗帜都低低地垂下。
美国方面除梅乐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