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戴笠全传> 第44章 罪恶累累,密谋刺杀(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罪恶累累,密谋刺杀(3)(2 / 4)

面子,决不能让他感觉到自己是二等特务。他轻轻拍了两下手,全场立刻安静下来。

“先生们,女士们,今天我们来到这里,祝贺张先生的‘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成立,我们希望‘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能成为我们策反的中心!”

待掌声平息,戴笠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向张国焘:“大家对张先生可能不太熟悉。以前,我们大家多年是冤家对头,而现在,张先生为识时务之俊杰,和我们站到了一起,张先生曾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精通俄文、英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委座对他也很尊重。”

戴笠的口气变得严厉起来:“在军统局里,张先生要物给物,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诸位都应全力支持张先生的工作。有谁对张先生不尊重,那就别怪我不客气!”说完威严地巡视全场。

仪式结束后,张国焘回到自己的寓所。他脱下外套,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思索。

天渐渐暗了下来,张国焘懒得去开灯。今天就职仪式上的冷落滋味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想起幼时读《三国演义》印象最深的就是于禁被曹丕羞死。今后会有人把自己今天的情形画上去吗?他不愿再想下去,起身打开台灯,准备研究一下特研室的机构设置。

“张主任,刚才军统局送来一份调查表,请您填写之后交回去。”侍卫递来一张表格。

张国焘接过表格,仔细翻看了一下。这是军统局人事室印制的“内外勤人员调查表”,凡军统局特务都需填写。张国焘随手把表格扔在一边,勃然大怒:“戴笠把我也当作军统局一名特务了!”张国焘虽然参加军统活动,但仍然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军委会中将,他不屑做一名军统的在册特务!

“张主任,我看您还是填写吧!”侍卫小心翼翼地拣起表格,放在张国焘面前:“免得贻人口舌。”

张国焘沉默了。他知道,自己这个堂堂中将在戴笠眼中,尚不及有些大特务的地位。凡做大事切不可用意气。他忍怒在表格上工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张国焘。

戴笠自从军统局里添了一名特殊特务张国焘以来,信心大增。他经常拜访张国焘,听取他的建议。张国焘深知自己一旦进入军统就再难抽身,也竭尽心力为戴笠效命。但事不能遂人愿,他的计划大都以失败而告终。

张国焘对戴笠建议,举办特种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

戴笠对这个建议十分欣赏:“张先生洞察先机,目光如炬呀!我早有此意。”

张国焘侃侃而谈,唾沫星子满天飞道:“开展反共活动,不但要有专门之机构,还必须有专门的人才,戴先生治下极严,军统局人才济济。但未必适合做此项工作,需专门培养。”

戴笠立即按照计划筹办,班址设在磁器口童家桥洗布塘,主任由戴笠自兼,副主任则由张国焘担任,学生由人事室和训练科从军统其他训练班受训或已“毕业”的优秀分子中挑选。每个学员都经过张国焘亲自谈话,考核严格之程度,为其他军统训练班所不能比拟的。”

但张国焘失望的是参加训练班的学员都是经军统特务介绍加入,目的都是为了混日子吃饭,因此知识之低,道德之差令张国焘叹气不止,大大出乎意料。第一期招收了四百名学员,结业典礼时,戴笠率局本部有关高级特务参加,并与学员们聚餐送行。戴笠最初希望通过这批特务的活动,能对中共组织的破坏产生连锁反应,至少能建立一个军统延安站。但实施的结果让他大失所望,许多特种政工人员进入延安后,不仅没能拉出人来,自己倒是有去无回。第二期毕业的学生无法再按原计划派遣,只好去兵工署警卫稽查处担任“防共”工作。

戴笠尽管很失望,但对张国焘仍然重用,希望从他身上再找出一些反共妙药灵丹。张国焘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对戴笠建议说:“鄙人误陷泥沼,沦为共党,对共产党颇为了解。共党之存在,自有其社会基础,是消灭不了的,只能让他成为中国之第二大党。”

戴笠也有同感,但颇不甘心:“共党从十几人之小团体到今日的气候,自有社会原因,但瓦解它尚有办法可想。我想请张先生给军统训练班开两门课,‘马列主义之批判与中共问题’,再给张先生搞一个‘国际问题研究所’,请张先生主持。”

张国焘心中高兴,但脸上不动声色,丝毫没显出受宠若惊的表情。他继续说:“我们军统在国统区采取盯梢、逮捕、逼供等强硬手段,只能使少数共党分子感化,但许多共党中毒既深,只能从政治上争取,联络他们。”

戴笠眯起眼睛,颇感兴趣:“愿闻其详。”

张国焘说:“发现共产党员,不必让他们写自首书,登报脱离,不愿说出同党姓名,亦不必勉强,只须让他们填写一份‘来归人员调查表’,即可视为来归了。”

“来归?新奇。如何解释?”戴笠好奇地问。

“意为原为国民党之公民,后来误入共产党,现在又回来了。”

“妙计。”戴笠大为欣赏:“张先生不愧为中国有手腕有眼光之政治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