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戴笠全传> 第26章 明争暗斗,救驾立功(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明争暗斗,救驾立功(5)(2 / 3)

分说,就把他推进公馆的地下室,关押了起来。

地下室阴冷潮湿。戴笠在阴暗的地下室来回走动着。他万万没料到,自己连老蒋的面也没见上,就被关押了起来。整整一天一夜过去了,外边发生的一切他都不知道,除了那警卫给他送来三顿饭之外,竟无一人前来提审他。

一人呆在监狱里,戴笠不由胡思乱想,越想越觉得自己已无生还的可能。

次日凌晨,戴笠被地下室铁门的开锁声惊醒。一直避而不见的张学良走了进来。他双颊消瘦,极其疲惫,没有言语,只把一份东北军官兵联名写的报告递给戴笠。

“请速杀戴笠!以绝后患。”几个赫然大字一下就闯入了戴笠眼帘。顷刻之间,戴笠感到末日将至,但好在长期的特务生涯让他练就一幅沉着不惊的性格,他仍强作镇静地在地上走了两个来回,说:“古语言:‘主辱臣死。’现在委员长蒙难西安,做部属的怎忍偷生?我若怕死也就不来西安了。”

张学良连连摆手说:“雨农兄,你不要误会。我无加害委员长之心,更无加害你之意。之所以将你另外寻找一个地方,就是因为东北军想杀你的人太多。”

戴笠一听,知道张学良还是很重旧情,不会杀他了。于是乘机劝道:“汉卿,我知道你也不是那种薄情寡义之人,可你知道,你这一下造成了多大的混乱?”张学良点点头,戴笠接着说:“好在委员长知道你的为人,知错就改,委员长会原谅你的。”

张学良当即签了手令,交给他的副官道:“你护送戴先生去见委员长。”

戴笠一进门,蒋介石一眼看见,便怒不可遏地骂道:“你来干什么?给我滚出去!”

戴笠好久没有挨蒋介石的骂了,今天挨了骂,心底似乎倒倍感亲切、温馨,体验出了“打是疼、骂是爱”的含义。

看到这场面,宋美龄忙出言相劝道:“都什么时候了,还骂雨农,现在很多人恨不得你死的时候,他冒死来救你,忠心难得,就让他进来罢。”

蒋介石的心情何尝不是这样?来西安前,他没有听戴笠劝导,今见他又冒死来救,内心早就感动不已,只是他习惯了用打骂的方式来表达对下属的爱。

戴笠泣不成声。蒋介石吼道:“我人还没死,你哭什么丧!”话虽这么说,心里早存了回去加官犒赏的念头。

当时,西安方面许多人总担心老蒋回京后不履行“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诺言,关于放蒋还是杀蒋的问题,所以一直未形成一致的意见。张学良知道事情越拖越棘手,必须尽快统一意见。所以,张学良主持召开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会议,他会上颇为激动地说:“假如我们拖延不决,不把蒋尽快送回南京,中国将出现比今天更大的内乱,假如因为我而造成国家内乱,我张学良是万世不赦的罪人。如果这样,我一定自杀,以谢国人。”

在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的帮助下,终于一致同意送蒋回南京。

12月23日,宋美龄、宋子文代表蒋介石与张、杨及中共代表周恩来谈判。谈判结果,蒋介石接受了张、杨提出的6项条件,并对张、杨及其他军官的生命安全作了保证。

12月26日下午,西安机场上,身着藏青色呢大衣的蒋介石,以及宋氏兄妹等人在张学良的陪同下登上飞机的舷梯,离开了西安。而戴笠则因蒋介石有特殊任务的安排,已提前回到南京。两位将军被囚禁

蒋介石在西安虽许诺保证张、杨两将军的安全,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他的本性。当西安事变刚刚达成和平解决的协议,他就在西安立即吩咐戴笠对张、杨两将军伺机下手。

张学良将军素来忠义,他主动提出陪蒋去南京,以表达自己的心意。当中共代表周恩来闻知张学良马上要送蒋介石直飞南京消息,立即驱车至机场进行劝阻,但飞机已经起飞。

果然没有出乎周恩来的预料,张学良将军很快失去了人身自由。

1936年12月26日下午3时,张学良一下飞机,就被宋子文、戴笠拥上汽车,直驶北极阁宋公馆,由刘乙光率特务队监视。

不久,国民党正式对张学良下手了。1936年12月31日上午,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特别军事法庭宣判:张学良首谋伙党,对于长官以暴行胁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公权5年。

1937年1月初,蒋介石又以张学良“勇于改悔,自行诣京请罪”的名义,予以特赦,“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从而扣押软禁起来。

在此同时,蒋介石把戴笠召到中山陵官邸。

蒋介石说:“张学良年幼不懂事,造成了很大被动,这其中杨虎城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张学良在东北军中还是很有威信的,宋子文要放张学良,这纯粹是书生之见,这正是收拾东北军的好机会。”

接着,戴笠说:“委员长明鉴,只是东北军的老部属来找,特务们不好拒绝。”蒋介石不耐烦地一挥手说:“你难道不能将他秘密扣押吗?”蒋进一步规定:如果住地移动,更要机密,万不能让张趁机跑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