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戴笠全传> 第18章 身任高职,血雨腥风(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身任高职,血雨腥风(9)(2 / 4)

“宋女士说得对,大家分批走。”蔡元培说道。

十分钟后,宋庆龄乘车离开了研究院,车刚走出不远,一辆黑色的轿车即从一条胡同中开出,跟了上去。

冬日的夜,降临得早,才5点多,已是暮色四合,满天漆黑。

中央研究院斜对面的一幢三层楼中。那卖报的青年正在昏暗的灯光下写着什么,这时,一个男子推门走了进来,正是那卖香烟的小贩。

“老黄,情况怎么样?”青年急切地问道。

“他妈的,跟了一会儿就被他们发现了,他们停下车,车上的人分头走了,我一直跟着宋转来转去,转到了她家。”被称作老黄的小贩似乎觉得被人耍了。

青年听后,又在纸上写了几字,随即又说道:“老黄,你把这个马上交给余区长,让他多派几个弟兄来。”说着递过那张纸。

“陈组长,天这么晚了,明天我再去吧?”老黄请求道。

“不行,事不宜迟,你马上去,这是纪律。”青年人略有些生气。

老黄喝了口水,极不情愿地出去了。

这青年并不是卖报的小贩,他是刚上任的复兴社上海特区法租界情报组组长沈醉,化名陈沦。沈醉此时还只是一个刚出道的毛头小伙,他不久前由他的姐夫、复兴社上海特区区长余乐醒介绍加入复兴社,入社后很受戴笠器重,所以小小年纪即被委以情报组长的重任。

沈醉手下有七个人,他们负责监视法租界内一些“不安定分子”。近来宋庆龄、杨杏佛等人成立了民权保障同盟,活动频繁,上头令他多加注意。沈醉初人复兴社,正想有所表现,再加上他姐夫余乐醒隐约其辞地提到这是戴笠的意思,因而他这次亲自出马,扮成卖报小贩,紧盯杨杏佛。

对于杨杏佛他也并没有什么了解,只知道他是令上头头痛不已的“激进分子”,对这样的“激进分子”,他觉得理应多加注意。

老黄是他的组员之一,负责监视杨杏佛的住所。虽说他年纪比沈醉大许多,但由于余乐醒的关系,他对沈醉虽略有微词,但也不敢得罪。

通常,情报组收集的情报是五天上报一次,但沈醉上任后,即改为一天一报。这是他听了戴笠的训示后的新想法,这样虽说苦了手下,却着实为上头所赏识。余乐醒对他这个小舅子很是满意,一有机会就在戴笠面前夸奖沈醉。

夜渐深了,沈醉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杨杏佛他们近来集会频繁,是不是要有什么大的举动?”思来想去,还是没有眉目。迷迷糊糊中,他睡了过去。

天蒙蒙亮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沈醉从梦中吵醒,他极不耐烦地打开门,老黄闪了进来。

“陈组长,杨杏佛昨天晚上在收拾行李,似乎要出远门。”老黄急急地说道。

“你怎么不早告诉我?”沈醉责问道。

“天太晚了,怕打扰了你休息。”老黄答道。

“出了这么大的事,还休息什么?杨杏佛要是给跟丢了,我拿你是问!”沈醉的语气十分严厉。

“有我在,丢不了。”老黄不以为然地答道。“丢不了?昨天你怎么给人耍了?”沈醉不耐烦地打断老黄,顿了顿,他又问道:“杨杏佛现在在哪里?”

“他刚起来。我看那边没什么动静,就赶过来通知你一声。”老黄答道。

沈醉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问道:“那边还有人盯着吗?”

老黄摇了摇头。

“笨蛋,赶快回去盯着,我去召集人手,马上过去。”沈醉十分着急,他很害怕杨杏佛跑丢。

等沈醉召集齐人手赶到杨宅时,老黄垂头丧气地迎了上来。

两小时后,杨杏佛登上了北上的列车。

列车在平原上疾驰,杨杏佛凝望窗外,心结北平。这次北上是同盟成立后的一次大的举动,宋庆龄和蔡元培对他此行寄予厚望,希望他此行能扩大同盟在全国的影响。

杨杏佛深知此行的意义,行前他多次与宋庆龄、周树人商谈,宋庆龄嘱咐他一定要多加小心,以免让南京方面知道他的行踪,要给南京方面出其不意的打击。在去车站的路上,他一路留心观察,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现象。

车行至济南,杨杏佛的心情突然沉重起来,五年前,日本侵略者为阻止北伐,悍然出兵济南,杀害中国军民六千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面对日军的暴行,南京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对日军一味退让,北伐军到济南时竟绕道而行。耻辱啊!

受辱而不反抗,必然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屈辱。“九一八”,蒋介石一纸令下,百万东北军不战而退,关外大片沃土沦入敌手,“一二八”,十九路军奋起抗击,蒋介石不仅不予支持,还多方阻挠,十九路军战至弹尽粮绝,含恨而退,日本人再次猖狂。

每每想到这些,杨杏佛只觉得胸膛如炸裂一般,心中的怒火右冲左突却无处发泄。欲杀贼而无力,欲报国而无门,堂堂大丈夫,岂能不怒?

冬日的北平,银装素裹。片片雪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