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戴笠全传> 第11章 身任高职,血雨腥风(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身任高职,血雨腥风(2)(2 / 4)

组织”的方针,亲率杀手在上海北站刺杀宋子文,但误中宋子文秘书唐腴庐,宋却死里逃生。

刺蒋、刺宋未成,却给蒋介石集团以极大的震慑,加之当局久未破案,更使蒋等人寝食不安。在当时,戴笠仍在“跑单干”,未形成自己的特务系统,羽翼未丰。整个国民党军警系统,还没有一个人是王亚樵的对手,因而王亚樵达到一生暗杀活动的顶峰时期,继续干出一些轰动国内外的大案。

1932年4月29日,侵沪日军在上海虹口公园举行庆祝日本“天长节”(天皇诞辰)活动。王亚樵受代理行政院长兼京沪警备司令陈铭枢之托,通过朝鲜志士安昌浩先生及其学生尹奉吉、安昌杰、金天山等人,用特制的定时炸弹捣毁了“天长节”,当场炸死日军白川大将、居留米民团行政委员长河瑞、日租界商会会长岗村洋勇等人,日军野村中将的右眼球被炸飞,植田中将、驻华大使重光葵的大腿被炸断。日本将官死伤十三人,其中白川大将是被中国军民在整个抗战期间击毙的最高长官。此次爆炸影响所及,犹如一场地震,震动了日本朝野,并引起世界舆论的强烈关注。正在日内瓦召开的讨论东亚问题的裁军会议上,与会的各国外交家们也受到强烈震撼。

白川被杀,也使蒋介石为之震动,并引起他的兴趣。他觉得能策划和实施此案的人,决非等闲之辈,如果此人能为自己所用,中国还有什么政敌不可除去呢?于是,蒋要当时出任特务处长不久的戴笠密查“四二九”案系何人所为。

戴笠经过调查,确认此案系王亚樵所为,于是如实向蒋汇报。蒋决定对王亚樵进行政治收买,并要戴笠寻找与王亚樵联系的渠道。戴笠得令后,派特务处特务、早年曾与自己一起追随王亚樵的门生胡抱一携四万元巨款到上海收买,遭到王亚樵拒绝。蒋介石一计不成,再令胡宗南写信给王亚樵,提出由胡宗南、王亚樵合组安徽省政府,让王出任省政府副主席,以此作为诱饵,又遭到王的拒绝。

两招不灵,蒋认为王亚樵是不愿屈居早年的两个盟兄弟之下,于是派王亚樵的安徽老乡、一起参加辛亥革命,时任淞沪警备司令的杨虎亲自上门拜会王亚樵,开出的价码是陆军中将的实职,不料又遭到拒绝,此后,王亚樵又被戴笠逼走香港,一次次的较量使王亚樵加入反蒋序列,策划暗杀蒋介石。

汪精卫被刺,较量中再现锋芒

王亚樵被戴笠逼走香港后,与西南派反蒋人士李济深、陈铭枢等人合作,从事暗杀蒋介石的活动。王亚樵总结了多年失败的教训,决定由手下的大将华克之率领张玉华、孙凤鸣等人到南京创办晨光通讯社,以记者身份接触国民党上层,打听蒋介石的起居行止,伺机进行狙击。原则是周密计划,长期准备,不搞盲目行动,务求杀蒋成功。

果然,此举效果显著。晨光通讯社于1935年春末正式成立,并开始发稿,不到半年时间就出现了两次刺蒋机会,只因蒋戒备森严,难以接近则未能下手。虽如此,王亚樵、华克之等人确信,他们已经在一天天向蒋介石身边走去。

机会终于来了。

1935年11月1日,经过长时间筹备的国民党中央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湖南路中央党部礼堂召开。各大报社、通讯社都派出最得力的新闻记者赴会采访。

上午,参加会议的一百一十一名中央执监委员预定开幕式之后,在中央党部礼堂第一会议厅门前集体合影留念。中委到了一百一十名,因久等“第一号”中委蒋介石不至,“第二号”中委、行政院院长汪精卫只好“领衔”带领全体中委拍照。

汪精卫身穿得体的白色西服,满面春风。

今天他心情极佳,各个实力派别都来参加了这个会,蒋介石也推汪氏主持开幕式,他大出了一次风头。

“大家不用等蒋先生了,我们一起照。”汪精卫优雅地挥了挥手,在引导员的带领下走到中间位置上,摆出庄重的姿态,脸上露出雍容凝重的笑容。

“砰”一声枪响,化装为记者的孙凤鸣挺枪而击。

汪精卫应声倒在地上,血流如注。场面一时混乱不堪,平时威风凛凛的国民党高官们一时乱了手脚,四散奔逃。张学良瞅准空档,照准孙凤鸣裆部踢了一脚,孙凤鸣晃了两晃,终于摔倒在地。特务们乱枪齐发,孙凤鸣倒在血泊里。

风平浪静之后,蒋介石走下楼来,抱着汪精卫:“兆铭兄……”

陈璧君两眼含泪,愤怒地说:“蒋先生,你不让兆铭干就明说,让兆铭出国好了,何必下此毒手?”

蒋介石神情尴尬,连说:“误会,纯粹是误会!”他转脸对侍卫们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送汪院长去医院!”

汪精卫被刺,在国民党中引起极大反响,改组派和广西李宗仁、白崇禧来电质问,蒋介石穷于应付。

无奈之中,他召来戴笠。

“废物!娘希匹!我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是让你们白吃饭的?失职!严重失职!革命的灵魂?领袖的耳目?狗屁!屁用没有!”蒋介石骂了一通,仍不过瘾,又愤愤地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