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杜月笙全传> 第38章 妙取巧夺,尽显风光(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妙取巧夺,尽显风光(2)(3 / 4)

人,果不其然,在停工消息宣布以后,纷纷向各该厂的主管提出要求:第一,他们要领取双倍的储金,第二,他们要请公司当局确定开厂复工的日期。

长期置身于英国人管制之下的八千多工人,对公司无理的停工宣布忍无可忍,他们只要提出自己的存款,顺便问一声:什么时候再来上班?

厂方负责人说:这两点要求,他将尽快地传达给公司当局,请求核示。

公司里的英国头脑一想:凭这些工人的善良和柔顺,要叫他们扮大花脸,充武打角色,在黄浦滩上扰乱秩序,再跑到南京去请愿,代公司要求减免税捐,那恐怕是无此可能,于是,他们便施出第二宗法宝,想逼工人们一逼。公司答复厂方,厂方转告工人:储金不得预借,连带从前订定的抚恤条例,同时宣告暂停办理。

杜月笙闻讯,大为不平,他的朋友更向他详细说明英美烟公司的阴谋,一致鼓励他为这桩大工潮花费点气力。因为,这件工潮对于国家主权和财政的前途,关系非常的重大。

杜月笙由不平之鸣,一变而精神抖擞,准备和英美烟公司的财阀展开一场恶斗。英美烟公司的八千多工人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他的关系人物,徒子徒孙。公司当局巴望工人肇事,请愿的要求还说不出口,杜月笙却已能操纵自如,得心应手。

公司的答复刚下来,工人们正在气恼、惶惑、疑怯和不安,一项耳语运动,在人群中迅速地蔓延,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窃窃私语变成了愤怒的咆哮,当在场工人全部获悉了这一项秘密,他们之间有人向厂方高声地质问:

“听说公司宣布停工以后,公司里的职员还是照拿薪水,请问到底有没有这个事情?”

厂方负责人的回答,是装腔作哑,紧紧地闭住了嘴巴。

“大家都是在同一个公司里工作,”工人群中又有人在大声疾呼:“既然停工,职员工人就该待遇一律,为什么职员的薪水照发,工人却连储蓄金都不许提,请问,这是什么理?”

不平则鸣,怒吼的声浪,此起彼落:

“讲讲看嘛!公司为啥要这样做?”

“职员是人,工人就不是人啦?”

“职员要吃饭,工人就该饿煞吗?”

“讲道理,讲道理!把道理讲出来!”

群情激愤,越来越凶!厂方负责人吓得逃回办公室去,当他回身紧扃室门的那一瞬间,惊天动地的英美烟公司工潮,于是爆发。

工人群中开始有人登高一呼,全体工人团结一致,誓死力争,他们高喊原有工会的负责人挺身出来,代表大家,向公司当局提出三点要求,——这第一次提出的三点要求,可以说是绝对的合理、合情,更是合法:

(一)公司停工期间,不分职员工人,薪水一律照发。

(二)储蓄金应仍照前订办法,加倍发给。

(三)毫无理由宣告停止的“工人抚动养老条例”,应该即时恢复。

工会头脑把三项要求正式通知厂方,厂方又说是立将转呈公司核复。

即令在暗中鼓动,如欲支持一个八千多工人,进而影响三四万眷属生活的罢工和风潮,委实是一副沉重已极的担子,三四万人张开眼睛要吃饭,住了房子得付租钱,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岂是轻易可以挑得起来的?因此,在英美烟公司风潮初起之际,连那个以党政军三单位为后盾的工统会,都在保持审慎的态度。他们疏导表现激烈的工人,劝他们应以大体为重,在停工期间,切勿采取暴烈手段,以免资方做为借口。

相反的,倒是杜月笙的看法比较乐观,态度也显得积极,当他的朋友忧急交并地向他警告:兹事体大,杜月笙以区区个人的地位,万万不宜插足,须防北方人讲的话:“吃不了,兜着走”,——“倘若弄巧成拙,出了事情,这么样一副千斤重担,事关三四万人的衣食,请问你杜先生如何挑法?”

“船到桥头自然直。”杜月笙声色不动,轻轻地吐出这七个字,接下来,他又详加解释:“头一项,英美烟公司的钱不发,这才引起工人的议论和不平,将来万一饿煞了人,谁都晓得这是英国人不讲道理,欺侮劳工。怪罪不到任何人的头上。”

朋友之一,一声冷笑地说:

“以杜先生的为人,凡是你所插足的事情,只怕你耐不下心睁眼看人饿煞?”

“当然不会。”杜月笙断然地承认,又道:“这就是我所要说的第二层道理了:各位试想想,黄浦滩上,中国人自己办的烟厂家数也不少吧,但是从简家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起始,多少年来,哪一家不是局处英美烟公司的压力之下,多少年来的苦心经营,也不过只能保本株守而已,从不曾听过有谁想跟英美烟公司斗一斗,拼一拼。”

于是又有人说:

“凭什么跟人家拼呢?资金?规模?声誉?历史?人家的英美烟公司,宽宽敞敞的三个厂,光是工人就有八千多。”

“现在倒是拼一拼的机会来了,”杜月笙深沉地一笑,说是:“各位都是吃香烟的,吃香烟的人都有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