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判道> 第一三三章 迷雾重重(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三三章 迷雾重重(一)(1 / 3)

第一三三章 迷雾重重(一)

乱绪缠身,举棋不定。

宋瑞杰不是那种优柔寡断之人,旅大之行之所以搞得一团糟,根本在于自己行事太过轻率,而且自从正月十五在奉天东陵以来,自己的行动都是被香兰所左右!前有在天下春遇袭,而后又赴三天赌约,再后来则有哑伯命算卜卦,时至今日才过了三天,遇到的事情却千回百转,令人难以琢磨。

瑞杰端起茶杯一口饮尽茶水,腹内空空,好在有灵气御体,不怎么饥寒。

“香兰姑娘,有几件事我要问个清楚明白。”瑞杰阴沉着脸,左手抚摸着紫金元春戒盯着香兰的俏脸。

“我知道你的心里有许多疑问!”香兰正色道:“你是想知道此间发声的一切到底是如何的来龙去脉?”

“是!还有牧羊城为什么会吸引高庭战队?他们究竟想干什么?”这件事瑞杰得搞清楚。在东陵与青龙堂少东家高庭正男较量的时候,他曾经说过宋家惨案的真凶在牧羊城。如果说这里就是牧羊城,真凶必然在附近。

旅大自从甲午战争之后便成了日本人的势力范围,既是现在东北易帜之后,这里也在日本人控制之下。在此寻仇无异于自投罗网,但不管前路有多少险恶,瑞杰都会一往无前。

香兰脸色一凛,站起身来轻摇莲步,看着北墙上的字画凝重道:“一切得都从宗社党说起!三公子,你是东大的才子,熟读古书诗词,你认为此诗作的如何?”

瑞杰熟读古诗词,这首诗也很好理解:北京不是故土,回到辽东才是正途,跃马回望中原,一片夕阳余辉。诗中充满无奈与悲情。

“有才情,有余恨,有悲鸣,有报复!”瑞杰幽幽叹息道。

“此诗乃是师傅所书,你知道偶遂亭主人是何人?”

“不知道。”瑞杰虽然读过不少古人之作,但对这个名号还是陌生得很。

香兰端起茶杯小饮一口,一双小手握着茶杯唏嘘到:“你可曾听过八大铁帽子王?这首诗便是肃亲王旧作,也是师傅最为激赏的座右铭!”

瑞杰心中一动,肃亲王?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乃是前清满蒙王公八个最为著名的王:睿亲王、郑亲王、礼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庆亲王、多罗克勤郡王和多罗顺承郡王,这是乾隆钦定的八大铁帽子王。至于清中期分封的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等瑞杰也是略知一点。其中香兰所说的肃亲王乃是爱新觉罗豪格。

“这位偶遂亭主人便是第十代铁帽子王,肃亲王善耆!”香兰面色凝重起来,一改往昔风尘之色,将茶杯放在桌子上又道:“不知道三公子是否听过宗社党?他便是党首。”

呵呵!瑞杰盯着香兰的俏脸,心里面翻腾不已!宗社党没有听说过,自己蜗居在东北小镇,对满蒙王公贵族的事情相知不多,更对清朝遗老遗少满脑子的僵化思想知之甚少。便疑惑地看着香兰:“你是说辫帅张勋复辟帝制的事儿?”

“咯咯!差不多,不过他们可不是辫帅可比,宗社党应该是大清皇室的组织,师傅说先前有铁帽子王组建,包括肃亲王、庆亲王、醇亲王、晋辅国公等等。”

瑞杰微眯着眼睛,看不出香兰脸色有什么变化。清朝贵族组织的一系列抵抗复辟运动瑞杰还是知道一些的,日本人掌控的《顺天时报》也有过报道,而父亲对那段历史也是了如指掌,经常言及此事道:“大逆不道”云云。

“武昌之乱,清兵顽强抵抗,这些人都是有参与的,革命党损失惨重,咯咯,这些你应该有所了解吧?”

香兰仿佛忘了现在已经是民国十八年,袁世凯都死了有几年了,为何还拿出来谈?瑞杰思索了片刻苦笑道:“宗社党我不知道,但我了解一些革命党的武昌起义,萌昌、铁良之流镇压屠戮,启用袁世凯,北洋军挥师南下扑灭武昌之乱,不过良弼事件后似乎便没有了什么宗社党!”瑞杰忽地想起一件事,民国十三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溥仪赶出北京城,现在还蜗居在天津租界。

“柳师伯难道是善耆的追随者?”瑞杰将话题拉回来,他要尽快了解此间的事情,行动还没有展开,自己却陷入了迷雾之中。

香兰点点头:“你说的对,良弼事件以后宗社党皇族子弟犹如惊弓之鸟,尤其是宣统皇帝被赶出了紫禁城,满蒙王公贵族都鸟兽散了。”

香兰脸色落寞地扫了一眼瑞杰,袅娜着坐在太师椅上叹息一声:“如果没有善耆的这首诗,师傅是不会如此固执地呆在旅大,甚至早回了沂山,也不至于守在奉天和旅大之间寻找什么剑魂!”

瑞杰心下一愣,香兰曾经反复强调没有剑魂一说,原来是柳师伯的坚持。谁是遗老遗少?很明显,师伯才真正是冥顽不化的前清遗老!

“善耆已经死了六七年了,难道师伯还在追随他?”退一万步而言,即使柳师伯追随宗社党,香兰也用不着在奉天天下春隐身。满蒙王公贵族有的是钱!

香兰苦笑一下:“三公子,人各有志,你的愿望是报仇雪恨,师傅的愿望是效力朝廷,如此尔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