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回到唐朝当王爷> 第四十七章吴郡现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吴郡现状(2 / 2)

吴郡的官道。停在路边。探明了路。才窸窸窣窣。赶着马入吴郡。

吴州受灾最严重的就是吴郡。设在吴郡的安置营。到现在都还沒有撤离。那个卖私盐的毕图。到现在还担任着陈华派來管理这里的负责人。

自从修堤坝后。陈华的心思就放在了河道上。有几个月沒來安置营。特别希望看到巨大的改变。希望安置营内的灾民。全部都已经回家安心种地重建家园。

马车在安置营门前停下。这个分为。食堂区、住房区、医疗区、生活用品发放区的大营房。带给了吴郡的人不少活下去的希望。它的设立从人性化的角度阐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社会。不尊重灾区人民的生命。已经成为过去时。以后如果那里受了灾。沒有设立安置营。都会受到全国人民的一片骂声。

下马车。首先映入眼帘是一栋栋刷白灰盖灰瓦的小楼房。那些开垦出來的田野中。才露尖儿的小麦芽。被瑞雪层层覆盖生机勃勃。

吴郡现在再也不是灾区了。可以说。因为国家的重视。灾后重建的工作全面开展。现在第二批住房都已经修好。并且统计了受灾人数准备分房让灾民入住。冬天种植的农作物。由朝廷发放了种子统一耕种。现在小麦都抽芽了。前吴州刺史萧翼虽然调走。但他遵照陈华的吩咐。留下了一条已经安排好的路。接班人照着摸样走下去。吴郡的兴旺指日可待。

往安置营里面走去。守门的两个兵士拦住了陈华:“请公子出示证件。”

所谓的证件。就是一张牌子。当初设立安置营的时候。定性由官府强制管理。拒绝出现暴乱。起到维稳的作用。所有里面的工作人员。每人发了一张木制的牌子。牌子下方刻着吴州府三个大字。

以前都是萧翼把自己带进來。萧翼已经离开了吴州。想进安置营。独闯是不可能的。

“劳烦通报里面的毕管事。就说我陈华要见他。”陈华自保家门。他觉得报什么蓝田侯或者江南道巡察使太装比了。别人也不见得相信。

“啊。你就是侯爷。”

“侯爷。小的给你磕头了。你救了我们吴郡一郡的人。”

“侯爷。你等着。我这就给你开门。带你进去找毕管事。”

守门的两个兵士很干脆地跪下去给陈华磕头。旁边站岗的兵士。也纷纷给他磕头。安置营门前发生的事。很快传到里面去了。沒过一会儿功夫。就有许多穿着朝廷发下來抗寒的粗布麻衣的农户。三三两两跑出來给蓝田侯磕头。

他们很尊敬蓝田侯。吴郡有关蓝田侯的传说有很多版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沒有蓝田侯。吴郡起码要死超过五千的人。陈华在吴郡的口碑。比在杭州好上千万倍。原因无他。单单救人活命、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就值得吴郡的百姓用一辈子去感谢。

吴郡的百姓。几乎把蓝田侯奉若救苦救难的神明。甚至有提议。要给他在吴郡修一座庙宇。供后世子孙拜祭。

有的人。做了很多坏事。他不会早死。也不会过得不开心。他活的逍遥自在。有的人。做了一件件好事。可以让别人记住一辈子。放在心里虔诚地尊敬。做坏事是缺德。做好事是积德。好人好报。说不定这辈子做多了好事。下辈子就是富贵命。

所以。做好事还是比做坏事更让人有成就感。连陈华都觉得。自己以后一辈子都做好事。

旁边的谢韫觉得自己这辈子。看到男人最成功的意气风发。应该是面对一群穿着麻衣的农户。真心诚意地磕头感谢。而他不嫌脏地伸手扶起。还陪着歉意和笑意和他们寒暄问暖。她沒想到啊。江南贵族巴不得把他诅咒死的蓝田侯。在吴郡。居然会受到所有人的尊敬。

谢韫觉得可笑。江南贵族世世代代得到的无非就是江南数不清的财富。而陈华得到的却是江南农户世世代代的尊敬和想念。千百年之后。曾经的江南贵族肯定连名字都留不到江南这快土地上。而他却可以流芳百世。谁输谁赢。一目了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