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分欣慰,这小娘子倒是看清了许多。
李长宁只见过她四回。
第一回,布衣着身,钗缕素带清朴,如同大多数乡野间的女子般,尤其是她灰头土脸,只一双透亮的眼眸,异常耀眼。
她晓得她身份后,给她递了一纸诉状。神情坚韧,虽是跪着的,可她的身子直立,恍若什么也打不倒。
第二回,眼神中多了些愁绪,可却只如同天上漂浮过的云,风一吹便消了。笑盈盈的望着檐下挂着的花灯,眸光晶莹,天真无邪扫除阴霾。
第三回,四周讥讽,世家小娘子数落她不懂的品茶,她满脸通红,羞的像是无地自容。
她默默的看着,当初的那个小娘子变了模样,有什么东西叫她变得卑怯,不似以往一往直前任由裴珉将她护住,成了个娇小的小娘子或者说菟丝草。
今日便是第四回。
她又变得不一样,不在将护住她的男子奉为天。
锦衣玉食主在俗物,俗物好啊!人生在世,衣食住行才是最重要,而非那些什么个‘我与夫君琴瑟和鸣’的虚言。
不过?
“寒门?世家?世家能有几个好的?”不过是些尸位素餐的蛀虫!
姜秋姝默不作声的听着李长宁言语中的不屑,前院鼓声响了,她提醒道:“宴席快开始了,公主可要与我一同过去。”
李长宁点头。
前院热闹非凡。
在瞧见李长宁的那刻,所有人都跪地行礼,姜秋姝站在李长宁身侧,察觉道目光频频落在她身上,等她移过去又迅速藏匿起来。
姜秋姝眸光微闪,心头默默思索起来。
众人目光先是落到李长宁身上,在瞧见姜秋姝后又是一惊,先前在侯府门口的人认出了姜秋姝,只是诧异她怎会与公主站在一处。
甚至瞧着熟稔。
“起。”李长宁声音沉静,不似在姜秋姝面前的和缓。
正明侯府与太祖原是至亲,也曾辉煌过,近些年来没落了,降位袭至侯爵。按辈分侯府如今当家夫人算是李长宁的表姑母。
“公主前来,不甚荣幸。”正明侯夫人语气欣喜,心中却暗自嘀咕李长宁怎会来此,分明与正明侯府少交际。
在众人簇拥下,李长宁进入了室内。
刚刚满月的小娃娃被证明侯夫人抱了出来。小娃娃长得胖嘟嘟,穿的喜庆,这么多人瞧着也不哭,笑盈盈的。
正明侯夫人身侧便是三房夫人,她细心的理了理襁褓,慈爱的望着孩子。
慈母幼子,最为柔软,温情脉脉渗入人心。
姜秋姝瞧着,心头的渴望更多了,血脉最为牢固的联系,怀胎十月的家人会陪伴终身。
“五夫人也来瞧瞧,沾沾喜气。”
姜秋姝瞧的入神,上首声音响起,是正明侯夫人正喜气满面的瞧着她。
三房夫人亦道:“五夫人是真心喜爱孩子,眼神都未移开过。”
“夫人的孩子似观音座下的仙童,一看便叫人喜爱。”姜秋姝这话说的实诚,这小娃娃看着便叫人心生怜爱。
听着人夸孩子,三房夫人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几分,抱着孩子给姜秋姝瞧了瞧。
小婴儿砸吧着小嘴,一双乌瞳透亮。
说着三房夫人有想要姜秋姝抱下孩子,一道惊诧声响起,挡住了二人,“三嫂将孩子抱稳些,五夫人未曾生养过,瞧着生疏,还是别了。”
小娘子身姿窈窕,不动声色的隔开了姜秋姝她们,眼神似有愤恨之意。
三夫人眼神歉意的看了眼姜秋姝,介绍道:“这是我家九娘,”
李府九娘,二夫人曾说过想将她介绍给裴珉。
她想过是何人陷害与她,尤其是在李府,可当瞧见李府九娘便了然了。
引着她入了内院,只能是对侯府地形熟悉的人。
李九娘是见过姜秋姝的,只一面便叫她记忆深刻,如今再见,还如当初一般,她可忘不了方才姜秋姝同平宁公主一道进来,大多数的目光停留在姜秋姝身上。
便是跟在天家之女身侧,也难掩其风光。
三房夫人用手肘碰了碰李九娘,李九娘敷衍了行了礼,“五夫人安。”
“九娘可曾听过石子儿击打青石板的声音?轻脆悦耳。”姜秋姝嘴角微抿,目光直视。
“不晓得五夫人说什么。”李九娘移开视线,恍若什么也不晓得。
姜秋姝清晰的瞧见李九娘眸中的惊慌闪过,心中更是确定。
小娘子的手段幼稚了些,不过是想叫裴珉晓得她的粗俗与鲁莽,旁的人不好,才更加能凸显出她的好。
可惜,她最初在裴珉面前便,就是那般的人,也不新奇了。
**
周朝民风开放,两情相悦的男女结伴同游是常事,宴席也不会男女分坐。
姜秋姝被安排落在在裴珉身侧。
清晨时,裴珉并未同她们一道来,还当是有事儿,不会来,可看太夫人她们在瞧见裴珉时也没有惊讶,他应当是禀告过太夫人她们了。
姜秋姝落坐后,正好瞧见了对面的男子,正是和裴珉方才待在一处的李明澈。
李明澈举起酒杯对她礼貌一笑,她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