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未远将这篇功法除了似乎是引言的那二十四个字以外的内容全都看了一遍,他发现记载这篇功法的文字与自己在红叶村这十几年以来学习了解到的文字大差不差。
玉简内的文字和红叶村学到的文字对比,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文字出现了“同义不同形”的情况。
那些同义不同形但之前没有学过的文字,自己竟然也能看懂并对照出来,识未远猜测这是传法玉简的作用,让使用传法玉简的人能马上掌握玉简中记载功法的文字。
想到这里,识未远只能暗道可惜,可惜红叶村中识字的村民不多,自己已经把能学到的字、知识都学了,但肯定没有学全。
“只能在以后踏入修仙者的世界后,多多关注文字方面的消息,再补充这方面的信息了。”
“幸好来到这个世界以来没有放弃学习文字,不然看仙书就成看天书了。”
识未远两世为人,再一次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再一次为自己不是文盲而感到庆幸。
识未远将正文部分这几百字法诀仔细看了好几遍,反复细细地揣摩其中的意思,越看越皱眉,越看越感觉奇怪。
这篇功法在结尾处已经明确标出,其只能修炼到筑基初期,它的上限只到刚刚筑基的层面,筑基以后,便无路可走。
但真正让识未远纠结的不是这篇功法只能修到筑基初期,而是这篇功法的内容很乱,很容易让初学者找不到头绪,抓不住功法的核心。
识未远作为受过系统学习教育的人,在多次细读这篇功法后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这篇功法名为《天土衍气诀》,仅从名字来看,确实是一门基础的练气功法,但问题是功法之中还夹杂着一些关于阵法的内容,以及一段明显与其他内容格格不入的话语:“如空、遁空、为空”。
识未远按照上一世的知识体系和方法,在熟悉整篇功法的基础上,将其拆分成三个部分。
一部分是《天土衍气诀》原原本本的练气法门。
另一部分是夹杂的那部分阵法内容,虽然是阵法知识,但识未远看得出这些阵法知识和原本的练气法门因该是有一定配合的。白骨方圆三丈的阵法可能就是根据这部分内容搭建的。
最后一部分就是那段没头没尾,明显与其他内容格格不入的“如空、遁空、为空”。
识未远顿时犯了难,是照着原本这份杂糅的功法炼,还是只练自己拆分出来的原原本本的练气法门。
这地方的尴尬就在于杂糅的那部分就在这篇法门的开头“聚气入体”,不能跳过。
识未远纠结了一会,想了想,要不都试一试,都只练一点点,如果有什么不对马上停下。
调节好自己的精气神,识未远先尝试了原本杂糅的版本,他按照功法的指示,一点一点放空心境,然后再用功法里给出的窍门感悟游离在天地间的灵气。
渐渐的,识未远又一次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只不过这一次很浅很浅,只能感受到周围偶尔窜出来的几缕灵气,不再能像第一次那种直面大道。
不过这也够了,识未远感受到灵气后,再根据功法的提示,将灵气引入到自己的口中,之后再从口中引入到自己的丹田内。
在几次吸引灵气入口后,终于将一缕缕灵气凝练成一小团,达到进入丹田的最低量要求后,识未远果断的将其引入丹田,让其滞留在里面。
之后只要重复上面的操作,引入足够的灵气进入丹田后,让这些灵气在丹田内搭建起能够稳定不消散的小循环,就代表着成功踏上仙路,进入仙路的起点了。
识未远在多次引灵气如丹田后,终于达到构建小循环的要求,随机开始尝试构建小循环。
一步一步稳定地进行中,但就在小循环快要搭建成功的前一刻,识未远辛辛苦苦收集的灵气全都忽然消失不见。
识未远大惊,但随即便安定下来。
“应该是我第一次尝试,失败了很正常,多尝试几次才成功才正常。”
“而且刚刚就差一步就成了,法门没问题,之前那些应该是我想多了。”
识未远想通后,恢复了一会儿精气神,马上开始第二次尝试。
入定,成功!
感受到灵气,成功!
引灵气入口、如丹田,成功!
积蓄足够的灵气,成功!
构建小循环,失败!!!
再一次失败,识未远调整好心态,第三次尝试。
再次失败!第四次尝试……第五次尝试……第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