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宋辞去了单位。
李东因为殴打于兆龙的事,被口头警告,停职了几天。
正好,李东干脆就留在家里,亲自操持新家事宜。
上午的时候约见了中介,去房地产交易中心办了过户手续。
房子顺利过户之后,李东这边把房款打了过去。
一个上午,所有的手续全都搞定。
最近家里的几套房子,都是这个中介帮忙售卖。
干脆,李东又把家里的老宅,也通过这个中介一起挂牌出售。
中介自然满口应允,保证会把这套老宅卖出一个高价。
高不高价,李东倒是不在乎,只要符合市场行情就可以了。
下午搬家,宋辞干脆也请了半天假,下午跟着李东一起操持新家。
李东这边负责搬家,宋辞那边负责布置新家。
按照宋辞的打算,新家新气象,是想在新家购买一些新的家具和电器,也让李东的父母住的舒心一些。
只不过,老两口一辈子节约惯了,不想搞得这么铺张浪费。
大部分东西,都是从老宅带过去的。
家具、电器以及一些厨房日用品,全都是现成的。
至于搬家,也用不着找搬家公司。
李东这边给王闯打去了电话,让对方带着几个兄弟过来帮忙搭把手。
李东的人缘,在这一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得知是李东的事,任何人都没犹豫。
王闯只是招呼一声,当即就来了七八个兄弟。
就这还是李东刻意低调,否则的话,随随便便招呼几十号人过来,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王闯这边也不知道哪来的渠道,搞来了一辆大货车。
带着一群兄弟,不一会就把尾箱装满。
搬家的时候,周边的邻居全都在一旁看热闹。
毕竟李家现在可不是一般的家庭,而是出了李东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儿子。
不要说在整条街上,就算是在整个江北,都有很大的名气。
正是因为李东的存在,街道周边的治安特别好。
没有任何小流氓,敢不开眼的过来找麻烦。
也正是因此,得知李东一家要搬走,不少邻居都有些不舍。
大家有力的出力,没力出钱。
最后,所有街坊邻居凑在一起,硬是攒了个份子钱出来,就当是祝贺李家乔迁新居的彩头。
李妈妈肯定不能要,要是往常也就算了,寻常的人情走动。
可现在,儿子儿媳都是公职人员,儿子现在前途不错,民声很好。
尤其是儿媳,还是警队里面的领导。
所以在钱财和礼金方面,李妈妈现在思想觉悟很高。
别说街坊邻居,就算是家里的亲戚,不该拿的也一分不拿。
这也怪不得李妈妈,自打李东出息之后,家里的门槛都要快被踏平了。
各种平时不来往的亲戚,经常带着厚礼登门。
话里话外,有的找李东办事,有的求李东帮忙安排工作。
最后,全都由李爸爸出面回绝。
说儿子只是普通人民警察,没有本事安排工作。
至于办事,更是被李爸爸挡在外面。
李爸爸这边落了不少埋怨,倒是为李东省去了不少麻烦。
眼看着最后一车开走,李妈妈红了眼眶。
破家值万贯,毕竟住了这么多年。
在这里跟丈夫生儿育女,培养出了李家兄弟姐妹三人。
虽然街坊邻居躲不掉是非,但总归还是帮衬的多。
现如今突然搬走,多少也还有些舍不得。
一些关系好的老姐妹,纷纷拉着李妈妈聊家常。
说李妈妈培养了一个好儿子,李东也有出息,刚刚做了警察半年多,就给家里换了新房。
事关钱财问题,李妈妈格外敏感。
急忙解释说,是之前买的那套房子卖了个不错的价格,这才能置换新房。
顺便还邀请这些街坊邻居,以后有时间去新家做客。
邻居们则是纷纷询问,李家这边要不要办乔迁宴,大家一起聚聚。
李妈妈没敢答应,倒不是担心别的,而是因为李东的缘故,现在李家不是普通家庭。
不管办什么宴席,都要格外谨慎,最起码要跟儿子儿媳商量一下。
否则的话,要是给儿子儿媳惹出麻烦,那可就糟糕了。
旧房子收拾妥当,连带着钥匙一并交到了中介手里。
后面如果有人看房,他们就不来陪着了,全都交由中介出面处理。
一切安排妥当,身后忽然传来骚动。
李东最开始也没放在心上,回头一看,眼神瞬间眯紧。
来的是个车队,领头的是一辆黑色的宾利,后面清一色的黑色奔驰。
七八辆车,排众而来,远远看去就带着一股子生人勿近的滔天气场!
尤其是最前面的那辆宾利,江北区的牌照,后面。
江北区的所有人都知道,这辆宾利正是华西集团许华熙的座驾。
尤其是车窗的那辆特别通行证,格外显眼。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