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科幻灵异>魔国领地> 第二十六章 变革一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变革一派(1 / 2)

“啊。你……”

“不用那么激动。我不是留给自己。而是为了这个国家。有些话我得和你说了。你刚才也说。有不少官员的财产來历不明。这个比例应该在90%以上。中国有多少公务员你知道吗。”

“1000來万吧。怎么样了。”

“1000來万。。哼。实际数字恐怕在7倍以上。你沒有把所谓的行政事业单位算进去。再加上军队和庞大的军事后勤人员。在中国不劳动空口吃饭的有9800万人。”

马鸿陵苦笑摇头:“沒想到13亿人里有1亿在被白养着。这和我们今天的话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我要说的根本。国家负担太重了。不。应该是百姓负担太重了。你自己是开策划公司的。接触的行业也不少。你觉得现在这个国家还是人民的国家吗。”

这话让马鸿陵呆住了。有关社会黑暗、吏治腐败的现象确实愈演愈烈。自己也耳闻目睹了不少。可是总把这些放在坊间牢骚和体制改革的范围内议论。最多上升到高官的个案。可是从沒有想过“人民的国家”这五个字。是啊。这个国家从诞生起凡事都会冠以人民的名义。人民铁路、人民邮电、人民公安……这都是套用前苏联的老说法。现在的俄罗斯已经不再理会这个词。就连“人民”的最高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也成了只会举手的养老机关。曾被全国人寄予厚望的政治协商会议。一堆白胡子老头在审定了国旗国歌后就谢幕退台。彻底当了佛龛上的泥菩萨。要这么说起來。今天的这个国家已经和人民二字离得太远了。

“你知道三年自然灾害吧。”陈洪涛忽然提到四十多年前的旧事。

“知道啊。五九年到六一年。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不少人。我听说过。好象也有说法是给苏联提前还贷闹成的粮食短缺。”

“那你查过这三年全国各地的气象数据么。”

“这个我还真沒想过。你的意思是这自然灾害还有假。”

“如果真是自然灾害。完全从气象数据上可以查证到。很不幸的是。我沒有发现全国大面积的气象灾害发生。中国地阔天长。不可能每一寸土地每年都风调雨顺。同样。也不可能全部发生大灾害。更别说连续三年的洪水、干旱和蝗灾了。还有你刚才说的。把问題推给苏联。挑起国与国之间的仇视也是转移国内矛盾的老办法。不过沒有任何历史文件显示苏联向我们逼过债。这也是有心人误导出來的。甚至还流传出赫鲁晓夫逼债的种种新闻。我可以告诉你。在苏联历届领导人中。对中国提供援助最多而且质量最高的恰恰是赫鲁晓夫。包括1955年转交的AK-47自动步枪。中国56年年仿制出了56式。还有苏联现役的T-54坦克和图纸。中国仿造后改名为59式。最重要的是米格。17的样品及全套图纸。56年中国同样仿制成功。定名为歼。5。60年的时候中国常规装备达到世界一流。这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那怎么会有勒紧裤腰带还钱的说法呢。还在国内批判赫鲁晓夫。”

“国与国之间沒有友谊。赫鲁晓夫援助中国也只限于我刚说的常规武器范围。后來我们向人家要核技术和导弹。人家当然不干了。并且两国间出现了东欧问題的争端。这才出现了‘为争口气’而勒紧裤腰带提前还钱的说法。三年灾害时赫鲁晓夫还准备援助我们100万吨粮食和50万吨糖。不过我们为争口气谢绝了。”

“我作为普通人当然不会知道两国交恶的具体细节。只是这样还钱还粮。赫鲁晓夫就承担了我们加给他的骂名。”

“确实是这样。赫鲁晓夫这时候当权。矛盾只能转移给他。总不能说美帝的坏话吧。几年不打交道了。自己饿肚子要怪也怪不上美国人。前面说的这些是老历史。近些年的还有文革。还有**。这些事情过去沒有多久。整个国家就能忘记了。”

“你说这些。想证明什么。”

“我沒想证明什么。这是一个会选择性遗忘的国家。我们一直反对日本人枉顾二战历史。反对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可是我们自己呢。枉顾了多少历史。我想说。我们在这方面比日本人还不如。至少日本人还在否认。而我们呢。人人都当作沒有发生过。”

陈洪涛的话太刺激了。刺激得马鸿陵大脑一片空白。

“如果只谈历史也无所谓。毕竟历史只是参考。也不是这一代人自己造成的。但是五十多年过去。百姓生活真正怎么样了。你是开策划公司的收入还好。体会沒那么深。如果是活在最底层。直接面对苛捐杂税和种种盘剥。相信你会更有感触。”

“盘剥百姓的只是一些部门和官员。国家还是好的。”马鸿陵也觉得自己的辩解无力。

“国家。你见过国家长什么样子。对百姓來说。国家就是每一个穿着制服冷冰冰的人。就是每一座挂着为民服务牌子却不让你进去的威严大楼。就是每一张收费罚款的单据。在一个公有制的地方。每个部门的当权者却在做着最自私的事情。你知道我指的不是个人。而是这些部门代表的利益团体。”

“利益团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