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惊雷入汉> 第三百三十一章 山雨欲来(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一章 山雨欲来(下)(3 / 3)

,放过晋人一马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汉人的儒家文化并不是一个扩张型的文化,对于争夺华夏大地是有兴趣,可中国以外的地方并非那么感兴趣的。汉帝刘禅集权在身,已然夺取了印州以及中国南部的数十个小国,加上辽东以东的倭国高句丽等等,若是拿下了河北之后,大汉王朝的版图比起东汉时期要扩大了不少。

对外的扩张已然是不符合众人的心思,将对外扩张放在了平定河北之前更是让一些文武官员感到不满。华夏以外都是蛮夷之地,不服王化,这种土地和百姓有什么好的?统一华夏大陆才是正途啊!

如此情绪一定会有,但也要看内中缘由是什么,能过在朝中站稳脚跟的都不是鲁莽之辈。汉帝刘禅素来南征北战高瞻远瞩,既然决定了这样做,必然有其道理和理由所在。

姜维给出的答案虽然不能尽如人意,却也让人心中多少有那么几分气愤之意。塞外的形势在这些年可谓风云变幻,匈奴之主刘渊在前次大战中保全了自身实力,并且对元气大伤的塞外个族纷纷下手,而今已然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力量!

塞外几乎没有了刘渊的用武之地,那么接下来的目标便显而易见了,塞外各族要入侵华夏大陆,要先踏平河北,再渡黄河!

同为汉人,自然对此感到恼怒,只是汉朝在刘禅的治理下外来之人日益居多,就算是最为固执的官吏也是习惯了各族人种,如此一来虽然是愤恨,心情并不一样。

晋人后院起火是好事儿,汉军若是渡江北上便是良机!不过这么明显的战略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与效果。打垮了晋国,没等汉军喘息便要面对塞外的各族人马,这不是划算的买卖。

坐山观虎,让晋人于匈奴拼个你死我活,然后再谋取渔翁之利显然要高明的多。休养生息是关键,更关键的是汉帝刘禅要在南方用兵!!

印州是大汉目前与海外诸国往来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附近的几个国家竟然够胆来试探汉人,如此宵小之辈不震慑一番怎可?

要对南方用兵,能够抽调的便是南方诸国以及南蛮,川中,荆州,江南等地的兵力。这几乎调动了大半个汉朝的领土,因此全国的兵力都要进行重新的部署与分配。

说起来容易,将消息传到各处并不是容易的时而,各路人马频繁调动之下也容易使人心不安。

与晋国的大战汉军逐渐占据上风,此时收兵虽然感到些许的遗憾,然汉军本就折损了不少精兵良将,继续打下去恐怕就没了与塞外异族叫板的资本。匈奴铁骑闻名天下,加上塞外各族的特殊兵种,一旦交手恐怕是大面积的作战。

晋国的战斗力虽然不差,可想要抵抗塞外各族并不是容易的事儿。在得知了消息后汉朝文武在心中都不禁把晋国与匈奴做起比较,无疑后者更为可怕!!

晋国使者向雄渡江飘然而至,寻的是大汉皇帝,可去的却是许昌!

两国交锋死伤无数,向雄对此似乎不以为意,只是带了不足十人的队伍而来,让沿途的汉朝郡县感到惊奇之余更是赞叹不已。

中原乃是汉家地界,若是想杀你晋国使臣,就算你有成百上千乃至过万的军队护送又有什么用?反倒不如好似向雄这般的洒然而来的好。也有人不禁把向雄与裴秀比较起来,谋略技巧不是向雄所擅长的东西,但向雄为人正派素有大名,此番前来定是准备周全。

晋人面临北方的战事,此时求和与临时抱佛脚无异,可事到如今也只有硬着头皮前来求和。作为晋国使者的向雄还没有赶到许昌,晋国派人求和一事儿已然传得沸沸扬扬。

中原百姓听闻这般消息,谁还不知道这中原铁定是汉朝的?心怀叵测的,怀有二心的顿时开始老实起来。不过何攀广布人手四处寻找晋人的奸细细作,就算这些人老实下来,但曾经留下的线索仍是被汉人最后绳之以法的有利证据和途径,可谓是悔不当初啊……

与此同时,身在南方的襄王刘动四处散播消息,汉朝天子对于印州之乱甚是恼怒,准备聚集大军二十万征讨印州西方的罗马帝国诸省,对其进行制裁!!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看小说,就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