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东摸西碰地看了半天,总算把屋里的武器样式了解清楚了。
主要是各种制式刀剑,以及历史名剑的仿制:
刀有:唐刀、苗刀、雁翎刀、环首刀。
剑有:汉剑、短剑、越王剑(仿)、秦王剑(仿)、永乐剑(仿)、青釭剑(仿)。
各种刀剑相同制式的,又有不同颜色,以墨黑色和银白色为主。
以及器柄不同的缠绳方式。
杨昊数了一下,算上未开封的箱子,总共有九十二件。近百件!
“可惜了,都没开刃,找个机会得把刃给开了。”
秦坤却胸有成竹,笑眯眯地说道:
“嘿嘿,日天,说不定还有惊喜等着咱们。”
“我刚才就感觉到了,床底下也有不少剑状金属,你猜它们会是什么?”
杨昊听到后,眉头一挑,来到床前,掀开床板。
看到一个巨大纸箱,几乎把床底的空间占满。
打开纸箱,里面是十把刀剑,每种制式各一件,统统都是墨黑色。
拿起一把唐横刀,“铮”的一声拔出刀身。
好家伙,标准的“管制刀具”。
背厚,向刃区渐薄。
刃区,又开一个二次刃,刃线明显。
刀面截身呈微梯形加一个三角形。
刀头的刃面呈微微的弧形,刃角锋利。
秦坤也将汉剑取出,拔出部分剑身。
只见,脊厚,脊线硬朗。
平磨开刃,为四面汉剑,极其锋利。
刃面又采用横磨工艺,肉眼看不见的微锯齿,增强了切力。
更让秦坤惊喜的是:
剑鞘做了内衬,插入时需要稍微用力,好处是剑鞘倒置汉剑也不会掉出。
杨昊放下唐横刀,又取出一把雁翎刀。
雁翎刀则是开的蛤刃,没有明显刃线,一开到底。
对刀刃的强度和锋利度取得了一个完美平衡。
雁翎刀为瓦面刀,刀背采用凹磨工艺。
刀槽的存在,一方面起到了减重的效果。
另外也能调整刀的重心,便于挥舞和劈砍。
全刀长约一米,刀身接近七十五厘米,柄长约二十五厘米。
重量只有一斤出头,单手或双手使用都可。
秦坤将汉剑背在身后,将所有刀剑中最长的戚家苗刀取出。
苗刀之所以叫做苗刀,是因为刀身修长,神似禾苗。
戚家苗刀兼具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
刀身靠近刀柄的一段没有开刃,可以手握。
以便切换持刀方式,变刀为枪。
如果短兵相接,也可握住这一部分,长刀变短刀。
刀身靠近刀尖部分开的蛤刃,刀尖锋利。可劈可刺。
其他的刀剑两人没有细看。
毕竟一共只有四只手,多了也用不过来。
只是粗略的翻了翻,确认了下都已开刃。
其中环首刀和短剑都是开的二次刃。
剑如果开二次刃,则共有八个平面,叫做八面剑。
如果是平磨开刃,则只有四个平面,叫做四面剑。
杨昊还是习惯近身劈砍丧尸。
于是把唐横刀、雁翎刀背在了身上。
之前的砍骨刀质量不错,杨昊没舍得扔,装回包里。
秦坤没有杨昊的神力和防御,保险起见还是远刺攻击为主。
带上了戚家苗刀和四面汉剑。
同时为了避免丧尸接身,反应不及,还把八面短剑挂在了腰上。
秦坤看着带来的晾衣杆和水果刀组成的长矛。
早上被杨昊磨好的矛尖早已不知什么时候又被崩断。
现在装备鸟枪换大炮,终于可以光荣退休了。
“日天,咱俩收拾收拾,把这些宝贝都带回去,省得被别人拿走。”
“好!”。杨昊知道这些东西对秦昊将来还有大用。
毕竟自己也盼着看秦坤表演万剑归宗。
两人把床底的箱子拿出,装满刀剑,退休的长矛也被扔了进去。
装不下的,就拆了包装,用床单捆紧。
杨昊左肩扛一个,右手拎一个,也不觉得沉。
秦坤负责开门,不一会两人就把装备带回了家。
塞到了王静床底,用床单遮严。
兴奋劲还没过去的两人,在屋里抽出刀剑,演练起来。
毕竟末世来临前都是守法公民,接触这东西的机会少。
直到摸索出自己使得舒服的一套模式后才停下。
时间还早,两人重整旗鼓,打算再次出发。
杨昊将雁翎刀背在身后,手握唐横刀,遇到丧尸时方便拔出。
秦坤也将四面汉剑背在身后,现在金属异能还不够强大。
开开锁没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