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 第两百二十八章 怎么劝他,这就是一个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二十八章 怎么劝他,这就是一个问题(1 / 2)

原本给五小只留的两万人,守土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你要说霸占别人的土地,那可能有点够呛。

不过……这种情况在大唐又给辽东增援了三万唐军后,便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这仗当然不能停下来,南边他们打到了乌骨城,北面这扶余城还没打呢。

而这扶余城,也是最靠近靺鞨这边的城池。

五小只这边的作战策略是,遇到敢出来打的敌人,那就跟他们在野外打。

而遇到龟缩在城池里的,那就用火炮跟回回砲轰。

没有几个人能顶得住火炮跟回回砲一起轰过来的压力。

当然!

同时也要告诉他们,投降不杀,如果对面还不投降,那就属于是顽固分子。

这样的顽固分子,等到破城了以后,一定要杀鸡儆猴。

……

洛阳。

七月秋,满目金黄。

李重自然也收到了李幼睦给他阿耶写的信。

说这高句丽的城池如何如何地难破。

这些天,乌骨城的俘虏也通过水路,被运到了来州。

按照李重跟李二的安排……

接下来会留一部分在河南道当地种棉花。

而剩下的,则会被安置到江淮地区去开垦荒地。

这就等于是五小只把他们抓到的俘虏都卖给大唐了。

有了乌骨城的几万俘虏,现在棉花也终于都不用麻烦大唐的百姓了。

可以让这些俘虏去种。

当然!

现在这水路估计也变得不太安全了。

得小心高句丽、百济会不会偷袭五小只的水路。

李重把剩下的炮兵也派了出去,李二也征调了七千的水兵,专门就做海上的巡航。

在五小只这边刚刚打下高句丽的第五座城池的时候,与此同时,李承乾这边……

苏定方、薛仁贵也刚刚好平定了薛延陀跟东突厥的车鼻可汗,正在回来的路上。

车鼻可汗虽说吸收了不少薛延陀的人口。

但是突厥跟薛延陀本身就是有着私怨,所以,当听到大唐要来打车鼻可汗的时候,他手底下的人都不太听从他的命令。

这也就导致了,他看似兵强马壮,实则一点用没有。

当战争一开打,还是要靠一开始便跟随他的部众。

在遇到了苏定方跟薛仁贵之后,自然很快也就败了。

李承乾暂时把刘仁轨留在那里,置狼山都督府统之。

而苏定方跟薛仁贵,则是压着车鼻可汗返回长安,之后,再由李承乾送到洛阳。

只能说……

李承乾这一次的表现很不错。

关键……他还是用的自己的人。

李二见到了车鼻可汗以后,也很高兴。

本着优待俘虏的原则,便赦免了对方,最后还给对方封了一个左武卫将军。

当然!

说实话,就是给对方一个官职,然后让对方留下来当人质。

李承乾来洛阳后,也见到了李重。

从李重的口中得知,如今的辽东也正在打仗。

这仗打起来了,地恐怕是不好种了。

不过好在,已经有三万援军过去了。

高句丽这边,应该没有办法影响到辽东的秋收。

如此频繁的征伐,肯定是李重不愿意看到的。

不过……

也没有办法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接下来,辽东也只能打了。

一边种地,一边打。

并且……

这迁徙的事也不能停下来。

隔一年就派出一次劝徙使。

到了八月九月。

这天气一凉下来,所有人便闭门自守。

……

而高句丽这边。

辽国军队并没有占领乌骨城。

只是把乌骨城的人口以及牲畜,还有粮食全部都搬空了。

这对高句丽来说,便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因为乌骨城临近鸭绿水,可以说是高句丽面对辽国进攻的最后一道屏障。

要是辽国再往南,那就到他们平壤了。

此时离他们的都城,已经不足二百余里。

而对于辽国退兵,高句丽这边的小官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那就是辽国目前还并不敢孤军深入。

主要是辽国人口稀少,一旦他们全部离开,而且时间足够长,那后方也就空虚。

说不定,这辽东城就会被他们重新拿回来。

像是扶余城、南苏城,还有国内城这些城池,他们高句丽硬凑,也还是能凑出七八万的军队。

辽国这是不愿意冒那样的风险,这才撤了回去。

不过……

接下来,辽国肯定会一个个地先扫平他们前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