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大宋皇太子日常> 第104章 10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 104(2 / 7)

340;拼音和标点符号版的《论语》。当然,狄青也有。

虽然晏殊不喜欢武将,但是狄青已经被任命为枢密使,他不会在这种事情为难狄青,给狄青难堪。

大臣们看着手中与众不同的《论语》,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

接下来,晏殊详细地介绍什么是汉语拼音,什么是标点符号。

大臣们一开始听得懵懵懂懂,等听到后面,他们一个个非常震惊。

等晏殊讲解完,就请赵旸教导大臣们汉语拼音。

赵旸朝张茂实使了个眼神,张茂实瞬间会意,从垂拱殿退了出去。接着,他搬了一个木板进来。准确来说是一块黑色的木板,其实就是黑板。

前些日子,赵旸把黑板和粉笔弄了出来。如今,太阳学堂里的先生就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教学生们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

赵旸手里拿着粉笔,站在黑板前,先写abcdefg一些字母,然后教大臣们怎么读。

大臣们就像学堂的学生一样,非常乖巧又认真地跟太子殿下学拼音。

今天的早朝,就变成了赵旸的教学时间。

一上午的时间,赵旸就把汉语拼音教完了,还包括声调。至于大臣们有没有听懂,那就不关他的事情。

大臣们并没有听得很懂,不过他们知道汉语拼音是个好东西。

没听懂没关系,因为晏殊和欧阳修他们会教导。当然,包括标点符号。

晏殊和欧阳修他们很聪明,赵旸教了他们一遍,他们就全部学会。

早朝结束后,宋仁宗就下旨推广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从此以后,整个大宋掀起了学习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的热潮。

现在,文人学子们见面,不问对方最近读了什么书,也不问对方最近有没有写文章或者诗词,而是问对方有没有学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如果对方学了,两人就一起背汉语拼音。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汴京城上演。

太学的学子们也在学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他们的先生还让他们把四书五经都用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标出来。

每次学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太学的学子们都觉得这两样东西真的太好用,并且太伟大了。

因为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赵旸这个皇太子又狠狠地出了一次名。

对了,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学好汉语拼音,赵旸还把汉语拼音做成了一首民谣,朗朗上口。就算是没有读过书的人,现在也能唱汉语拼音的歌。就连群芳阁的姑娘们也会唱汉语拼音歌。

此刻,赵旸正在翰林院和苏轼他们一起看书。

翰林院是国家图书馆,赵旸经常来翰林院拿书。

苏轼和苏辙兄弟俩进入翰林院后,犹如老鼠掉进了米缸里。他们每天在翰林院看书,看的非常开心。

“福慧,你是怎么想出来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的?”苏轼和苏辙跟欧阳修他们一样,教了一遍就学会了。然后,他们的先生欧阳修交给他们一个任务,让他们为诗词歌赋标注拼音和标点符号。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知道从古至今流传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不过,他们标注都是常见的一些诗词歌赋。

除了他们,翰林院里的其他人也要为其他书标注。

晏殊和欧阳修他们教会大臣们后,就开始编撰字典。

之前,赵旸就提出编撰大宋字典一事。不过,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写好标注拼音和标点符号的《论语》,就没有编撰。

如今,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推广开来,那么字典可以开始编撰了。

赵旸详细地告诉晏殊他们怎么编写字典,晏殊他们觉得不难,认为很快就能编写好。

等晏殊他们编写好《大宋字典》后,朝廷会出面刊印。赵旸向宋仁宗建议,压低字典的价格,让绝大数的人都能买得起字典。

除了朝廷,太阳书局也能刊印字典。当然,会封为好几个等级。精美版的,价格自然贵。普通版的,价格和朝廷的价格差不多。太阳书局还会刊印最差版本的字典。这个最差,并不是说字典的内容差,而是说字典的用纸差,这样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买得起字典。

当然,太阳学堂里的孩子们不需要特意去买《大宋字典》,因为学堂会免费发放给他们。

“做梦梦到的。”赵旸只能扯谎,总不能说说实话。“我经常做一些奇奇怪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