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太学先生的安排,说他这几天住在苏轼他们学寝里就行了,并且这几天就在苏轼他们班里学习。
太学见赵旸在太学里有认识的朋友,那就没有多此一举给他安排学寝和班级。
“殿下,我还是留在太学里保护您吧。”褚越不放心赵旸一个人留在太学。
“太学里不会有危险,你还是回宫吧。”赵旸见褚越还想说什么,用不容拒绝地语气说道,“我不会有事的,你回去吧。”
褚越不敢再说什么,只能乖乖地离开太学。
赵旸坐在苏轼他们班级的门口的廊下,安静耐心地等着苏轼他们下学。
过了一会儿,下学的钟声响起。
等先生离开后,学子们这才走出学堂,准备前往饭堂吃晚饭。
苏轼和苏辙刚走出门口,就看到一个许久未见的人,惊得愣住了。
赵旸对苏轼他们招了招手:“阿轼,阿辙!”
苏轼和苏辙动作一致地眨了眨眼,见福慧还在他们面前,这才意识到他们没有出现幻觉。
赵旸见苏轼他们呆呆地望着他,抬手在他们的眼前挥了挥:“阿轼,你们不会不认识我了吧?”
“福慧!”苏轼走上前,一把抱起赵旸。
突然被抱起来的赵旸,有些怔住了。
苏轼伸手摸了摸赵旸的小脸,笑着说道:“还真是福慧。”
赵旸伸手捏了捏苏轼的脸,问道:“疼不疼?”
“疼。”苏轼如实地答道。
“那就不是在做梦,我来找你们了。”
“哥,让我抱抱福慧。”苏辙见苏轼抱起赵旸,也很想抱。
苏轼把怀里的福慧递给他弟弟,苏辙一把把赵旸抱了过来。他早就想抱福慧了。
赵旸没有厚此薄彼,也伸手捏了捏苏辙的脸。
苏辙傻笑道:“是真的福慧。”
赵旸听到他们兄弟俩这话,神色有些奇怪地说道:“不是我是谁啊。”苏轼他们兄弟俩的反应让赵旸有些懵。“我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不过没有米饭,你们得去饭堂打饭。”
苏轼双眼亮晶晶地说道:“我去饭堂打饭,阿辙你带福慧先回学寝。”
“阿轼,记得叫上沈大哥。”
“我现在就去找沈大哥,你们先回学寝。”苏轼说完,就跑去找沈括。
赵旸见苏辙抱着他不放手,抬手拍了拍苏辙的肩膀:“阿辙,你不放我下来,怎么拿食盒回学寝啊。”
“是哦。”苏辙有些不舍地放下赵旸,随后拎着食盒,带着赵旸回他们的学寝。
在回学寝的路上,听赵旸说他会在太学待几天,苏辙非常高兴,并且表示今晚他要跟赵旸一起睡。
赵旸走进苏辙他们的学寝,好奇地四处看了看,发现环境真不错,而且设施也非常齐全。
苏辙把赵旸带来的菜肴热了热。
在他们房间的中间,有一个火坑,里面摆放着木柴,上面吊着一个炉子。平时,苏辙他们用来烧水,也用来煮一些东西吃。
他们晚上读书,有时候会饿,就会把从饭堂带回来的面条或者馒头煮一煮。
过了一会儿,苏轼和沈括回来了。
沈括见到赵旸非常高兴:“福慧,好久不见,你这段时间还好吧?”
“我很好啊,倒是沈大哥你怎么样,习惯太学生活了吗?”赵旸上下把沈括打量了一番,见沈括气色和精神都不错,心里便放心了。
“早就习惯了。”沈括感激地看向苏轼他们兄弟俩,“这都亏了阿轼他们帮忙。”
“我们也没有帮什么忙。”苏轼闻到红烧肉的香味,直吞口水,“我们先吃饭吧。”
“阿轼,你馋红烧肉了吧?”
被赵旸看出来,苏轼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好久没吃红烧肉了。”
“那先吃饭。”
苏辙已经把赵旸带来的菜肴都热好了。
沈括吃过饭堂里的红烧肉,他觉得挺好吃的,但是苏轼他们认为一般般。
苏轼他们经常在沈括面前说赵旸带来的红烧肉才是人间绝味,饭堂里的红烧肉跟赵旸带来的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沈括觉得苏轼他们说的太夸张了,不过他现在吃了赵旸带来的红烧肉,发现苏辙他们说的一点都不夸张。
赵旸好笑地看着苏轼他们抢红烧肉吃:“你们慢点吃,不要噎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