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馨的名字传遍了七国的时候, 她在秦国,同样以女子之身,拥有了站立在朝堂之上的机会。
打从周朝开始, 这样的景象便绝迹了。
如今看着一个女人出现在朝堂之上, 其他人难免有些不适应。
但秦王嬴稷力挺,范睢与白起这两座大山又与其关系不错,对其出现在朝堂之上也没有任何意见, 其他官员自然也不能说什么。
不过这件事传开之后, 倒是再一次让其他五国的人,知道了秦国对人才的渴求——
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外如是。
不单单不介意人才的家世身份,连人才的男女性别, 秦王嬴稷也是半点儿不在意的。
只要你有真本事。
五国的统治阶层怎么想无人知道,各国有才女子却有些蠢蠢欲动——
建功立业, 名留青史的诱惑, 并非男子才有。
当年宣太后一女子之身把控秦国朝政数十年, 本就让不少女子生了几分别样的想法, 但因为之后的再没出现像是宣太后一样的人物,各国女子难免有些失望,也只能蛰伏起来。
或者干脆放弃这样一条路。
毕竟,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嫁入王室。
但现在,另一条光明大道摆在了她们眼前——
入秦, 可以为官。
不过因为这样的人到底是少数,且大多是各国贵女, 利益牵扯颇多, 一时半会儿倒也没有引起什么风波。
赵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但她自己一直态度寻常, 似乎完全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颇有几分宠辱不惊。
这样的表现,倒是让秦王嬴稷等人愈发觉得赵馨不同寻常。
其他人对赵馨的态度,也变得愈发尊敬。
当然,也不是没人质疑秦王嬴稷给赵馨封侯的原因,毕竟秦王嬴稷给赵馨封侯的理由有三个,除了造纸之术外,无论是雕版印刷还似活字印刷,其他人都不曾接触过。
而造纸之术流传出来的也就只有一些数量稀少的白纸,因为数量少,这些白纸只能换取一部分秦国没有的书籍而已。
但说给秦国带来多大的改变?
抱歉,没人看到。
不过当那些被刊印出来的书籍被摆上咸阳书肆的书架上,并标上了让人无法想象的低价后,这些人就再也说不出话了。
书肆内满满一面墙,摆的全部都是用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刊印在纸张上,并装订成册的书籍。
数目繁多,价格便宜,内容丰富。
爱书之人就像是进入了神仙洞府一样,简直乐不思蜀。
不过就在他们准备花钱买下书籍的时候,却被书肆的掌柜直接拦了下来:“这位客官请慢,小老儿知道您爱书心切,想要尽快买一本书回家好生阅读,但本书肆的书籍内容虽然无错,为了刊印方便,采用的却是一种全新的文字,客官购买之前,还是看看内容的好。”
客官有些着急,担心自己付账慢了,自己喜欢的书就会被人抢走。
掌柜赶紧安抚:“客官放心,只要是您拿在手上的书籍,在您放下之前,绝不会被其他人买走。”
那人狐疑,有些不相信掌柜的话。
无他,只因为读书,从来是权贵阶层的特权。
那些有幸在战国这样的社会,还能读书识字的人,就算现如今不是权贵阶层,至少也是与权贵阶层紧密相连的一部分人,甚至很可能,他祖上就是权贵阶层出身。
而在印刷术出现之前,每个人想要看书便只能想法子找其他人借阅,或是拿着空白的竹简木牍,或是丝帛等物,在征求书籍主人的想法之后,亲自上门抄录。
公开售卖书籍?暂时还未有过。
这时候的书籍,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名副其实的珍宝,可以当做传家宝传给子孙后代的,就算子孙没落了,只要藏书够多,也总有恢复往日荣光的资本。
掌柜失笑:“小老儿之前不是说了,朝廷为了刊印方便,特意推出了一种从未出现过的文字。也正是这样的文字,与文荣侯研究提出的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技术相结合,让我大秦拥有了每天刊印五百本书的能力。客官放心,就算您想买的书籍被人买走了,您等上几日,便可等到新书了。”
那人一怔:“每天可以刊印五百本?”
掌柜骄傲地挺起胸膛,一脸的与有荣焉:“那是,不然您以为大王为何给文荣侯封侯?咱们大秦与其他国家可不一样,想要封侯必须有天大的功劳才行。这纸,这字,这印刷结合到一起,才有了文荣侯的封号,以及洛阳十万户的食邑呢。”
那人这才放心,将钱收好之后拿起书籍翻阅起来。
然后……
果然看不懂。
虽然从字形当中依稀可以辨认出原本的文字,但若是整本书都是这样的文字,阅读的难度也确实有些大。
若是掌柜方才不曾提醒,他将书买回去后,指定是要生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