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歌打错主意了,为她这个美人斥责她?盛明歌恐怕还未睡醒。
太子的口谕,哪怕未发于宣纸锦缎,臣下也得行礼恭听。
盛如意快速而冷静地行礼,盛明歌等人也一块儿行礼,德喜总管脸上堆笑:“殿下说,昔日侧妃温良恭俭,如今缘断,他心甚痛,故此,特赐下财帛珠宝,愿侧妃重梳婵鬓,选聘高官之主。”
这道口谕同盛如意所料不差,太子风璟在口谕中夸了她一道,还特地说愿之后她选聘高官之主,有他这道口谕在,哪怕盛如意曾做过皇家的媳妇,也能“合法”再嫁。
盛明歌差点掐破自己的皮肉,殿下不只没下盛如意的脸,还夸她?
盛如意却没多大反应,只说多谢殿下。
看起来,太子风璟确然是仁义储君风范。
盛如意给他三年陪伴,他就赐下无数财物。盛如意如若不好再嫁,他就降下口谕让她选聘高官之主。似乎谁也不能说出他的错来。
德喜总管命人将箱子抬上来,小厮们吃力地抬着箱子放到院内,箱子统共有数十只,快占满了整个院子,再将箱子一打开,里面满当当地装满了夜明珠、宝石、锦缎。
盛如意知道风璟从不在财物上吝啬,但也不料他这么舍得。
她丝毫没被这些财物给晃花眼,只一想,就知道为何他会不提前告诉她此事,而要今日才发下口谕:
并非他临时起意,而是因为今日她出府,他料定她一个弱女子必定六神无主,在她彷徨今后生活之际,他再赐下财物和再嫁的口谕,如此,她就会感激他的雪中送炭,不会过多怨恨他的和离。
如果他前几日说此事,或许她不会想着这是他的赏赐,只会记得被和离的痛苦。
盛如意微垂了眼,这就是政.客的心。
盛如意不为外物所迷,盛明歌却咬紧了牙,殿下……居然夸了那个贱人,还要补偿她?她一个庶女,婚姻本就是拿来给嫡女铺路的,如今她的婚姻成全了她盛明歌和殿下,是她本就该做的,后宅里都是如此。
她凭什么要补偿?
那些鸽子蛋大的夜明珠,在太阳底下熠熠生辉,不掺一丝杂质……那些宝石,随便拿出一颗,都能做一套头面中最耀眼的存在。
这样的珍品,宣平候府都少有,她都没带过呢,如今就便宜了盛如意,盛明歌的手紧紧绞着帕子。
侯夫人也没那么多奇珍首饰,但她神色淡然,就像对这些珍品早司空见惯了一样,只抓着盛明歌的手,掣着她不许鲁莽。
然而,等到下一个箱子之时,哪怕稳重如侯夫人,呼吸也不由漏了一拍。
如果说前面的箱子里装的都是千金之宝,虽贵重却有价可循,那么,这个箱子里装的就全是清贵的无价之宝,前朝书圣的真迹、千年的墨、绝版的书籍……
这些无价之宝贵而不轻浮,最珍贵、最能令人高看一眼……
不知何时,盛明歌眼里的愤恨不平已经全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贪婪。盛如意只一眼便看穿了这贪婪,她没过多地看盛明歌,眼帘微垂,反而映入一滩血迹。
那是粉黛的血迹,和花嬷嬷被粗.暴地拖出的痕迹。花嬷嬷的脚印和血还热乎着,盛明歌就已经徜徉幻想到太子府的泼天富贵之中了。
盛如意极淡地扯了一下唇,讽刺。
盛明歌心潮澎湃,这些宝物,殿下都能拿出来,足以可见,太子府中有更多的珍宝,只要她成了太子府的女主人,这些珍宝都能被她掌管。
现在,盛明歌却有些为了这些无价之宝而肉疼,她认为盛如意何德何能,能占据这么些好东西。
哪怕是公主,和离之时也没那么多好东西呢!盛如意这样的庶女,和离时不被践踏就不错了。
盛明歌恨不得盛如意能够识相一些推辞这些东西,然而,她见到盛如意只静静地站在那儿,如冰雪之姿,毫无推辞的意思。
盛明歌忍不住了:“妹妹,这些东西,你真打算收下?”
盛如意疑惑地看她一眼,那双眼清澈冷静,像倒映着梨花:“太子所赐之物,为何不收?”
她怎么好意思?!
盛明歌没想到盛如意脸皮如此之厚,急道:“妹妹,你如何能收这么多东西,平白让人看了我们宣平候府的笑话。夫妇缘尽,这也是常事,这婚事你受了委屈,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