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所有人都在攻略朕> 第159章 一五九、辽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9章 一五九、辽事(1 / 3)

关于是娶还是纳这个问题容后再谈,说定了魏曙未来的去留问题, 元清帝便打发他去见皇后了, 毕竟名义上魏曙还是皇后的亲子。

刘愿要回来至少得需半个月, 等江南的分院建好, 也得一个月后, 不急。

元清帝着急支走魏曙倒也不是为了跟皇叔单独相处,而是为了刘愿偷偷传回来的讯息。

这封信是用拼音写出来的,拼音用法并没有普及, 只有穿越者和他们看得懂, 拿来做密信正好。

信里刘愿阐述了辽国的现状, 他毕竟是辽国皇子,还是辽帝最宠爱的幼子,对辽国朝政了解的最为清楚不过。

加上这几年他一心树立闲云野鹤与世无争的形象, 对年迈的辽帝来说比那些摩拳擦掌心心念念争权的儿子更合他的心意,辽帝一些政事对他毫不设防,而且辽国其他几个皇子也认为他没有什么威胁, 甚至争相拉拢。

“皇叔怎么看?”元清帝道。

肃王一目十行看完信,这几年他也在跟元清帝学习现代知识,水平不比资善堂的学生差多少, 拼音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他略一沉吟,断言:“不出两月辽国必乱。”

元清帝颔首:“那皇叔觉得谁会成为下任辽帝?”

肃王手指在信上一处点了点, 意思不言而喻。

元清帝便笑了:“朕瞧着也是他。”

辽国如今夺嫡最热门的有三人, 辽帝长子许王, 太子以及太子嫡长子, 即皇长孙。

许王占了长,又因生母是辽帝早年真爱,十分受宠,虽说这些年大不比从前,但毕竟有早年情分在,他又在军中历练多年,辽国武官大都支持他。

太子自然是因为太子的身份,只是他为人刚愎自用,为辽帝不喜,但他太子的身份,便天然占了优势。

辽帝不喜太子,却十分看重皇长孙,当初刘愿刚来大魏时,皇长孙与太子还算一脉势力,几年过去,却已经严重拆分开来,去年皇长孙查明后院子嗣接连夭亡与太子侧妃有关后,父子两方算是彻底撕破了脸,只是维持表面和气而已,外人不知,刘愿却知道的一清二楚。

原本夺嫡热门还有刘愿这个宠子,但因为他的主动退出,原本想要攀附他的势力都转而投了他人。

然而元清帝和肃王看中的,既不是许王,也不是太子和皇长孙,而是一直跟随在皇长孙身边的楚王。

楚王虽是皇长孙的叔叔,但并不比他大多少,他生母身份低微,幼时偶然与皇长孙搭上,便成了皇长孙的“随从”,借着皇长孙,渐渐起了势,久而久之身边也聚集了一些人。

楚王为人低调,对外从来处处以皇长孙为先,任谁都觉得他是支持皇长孙上位的。

但刘愿却觉得他不简单。

“我以我男人的第七感打包票,这厮绝对是扮猪吃老虎,虽说我拼阴谋拼算计拼不过他们,但好歹我也是熟读中外历史的,什么宫斗小说历史‘名著’没少看,他要是没夺嫡的心我就把头卸下来当球踢。”

这是刘愿的原话。

元清帝没有见过这位楚王,他也不完全相信刘愿的直觉,而是看证据,看分析。

楚王从前的表现确实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近几年即使他再谨慎还是露出了一些马脚,刘愿来投奔大魏后,元清帝便趁着建立大使馆安插了人过去,专门盯着楚王府。

只要楚王有夺嫡的心,那么难免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又有刘愿这个内应在其中搅局,终于被他们找到了切实的证据。

楚王与女真部族有联系。

地理位置风俗的缘故,辽国周边有不少部族,其实楚王与女真族有来往并不算突出,毕竟其他各王爷或皇子多少都跟部族有联系,甚至一些皇子的母妃便是部落送上去给辽帝的。

但偏偏,在穿越者所来世界的历史中,恰恰就是女真族后来灭了辽国,再加上探查出来的一些其它证据,不得不得出结论,楚王有夺嫡之心,甚至早早就在暗暗筹划。

其实想想也是,楚王也是皇子,甚至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而非单纯靠辽帝的宠爱封王,这样的人又如何甘心给自己的侄子俯首称臣。

不是所有叔侄都是他和皇叔,楚王和皇长孙显然与他们并不相同。

当局者迷,他们站在外人的立场,反而更容易看得清。

当然,皇长孙等人或许也并非完全毫无芥蒂相信楚王,连父子都能反目,又何况叔侄,不过是利益罢了。

楚王能忍辱负重隐忍谋划多年,单这一点就比养尊处优的太子几人强出许多,这样的人尤为可怕。

尤其辽国现在的形势,辽帝是在斥责太子的时候晕倒病重的,一直处于昏迷中,太子几乎被废黜,但也仅仅是几乎,辽帝在最关键的时候倒下,废黜的话并没有说出口。

许王和太子两方正在互搏,皇长孙冷眼旁观,必要时给太子支援,毕竟他还不是皇太孙。

楚王肯定会在这个时候暗暗搅弄。

螳螂捕蝉黄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