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自从大齐高祖皇帝卫畴平定天下之后,其子卫恒受了雍天子的禅位, 登基为帝,短短几年间,便将天下治理的好生兴旺,直是百废俱兴,人人安居乐业。
尤为后世称道的是,文帝卫恒不光大力发展民生, 更是注重边防大计, 亲自在幽、并二州勘察地形, 修筑工事, 布下重兵防守,使得关外几部胡人, 虽对中原大好河山觊觎万分,数度想要进犯入关,都被高瞻远瞩的皇帝陛下从从容容的调兵遣将给打退了回去。
龙椅上坐着这么一位帝王,真可说是万民之福。
然而对朝臣来说,这位皇帝陛下虽然样样极好, 无论文治武功, 堪称是一代明君, 可唯独一样不好。
就是这位陛下吧,他不好女色。
臣子们每每想到皇帝陛下身上这唯一的瑕疵, 都觉得心酸的不行, 那是做梦也想不到, 竟会有这么一位帝王,竟让他们这些朝臣觉得不好女色也是一种身为帝王的失职。
原本吧,这身为帝王,大忌之一便是不可太好女色,那什么夏桀殷纣,不都是因为太过好色,冷落正妻,专宠妃子,才把国给亡了嘛!
可是那也不能因噎废食,因此连一个妃子都不纳,就守着正宫皇后一个人过日子啊!
这完全就是本末倒置啊!
那礼制上为何要给天子配八十一御妻,为的便是广衍皇嗣、开枝散叶。可他们这位陛下倒好,只守着一个皇后,这诺大的皇宫,别说妃嫔了,除了皇后身边还有几个宫女侍奉外,其余都是太监,陛下的身边竟是连一个宫女都不要。
是以,打从一开始的时候,朝中的诸多大臣就没少进言,劝陛下广选良家子,以充实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
这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进言,哪知当皇帝陛下听完他们的谏言后,那震怒的神色,就跟被捅到了心窝子一样,将他们统统臭骂了一顿。这还不算,还将那些进言的臣子们连降三级,全都给赶出了京都。
被皇帝陛下这么一敲打,往后几年再没人敢提选良家子纳妃这事儿。
毕竟吧,只要皇后娘娘能生,生上他四五个皇子出来,只要这大齐帝国后继有人,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也不是非要吃饱了撑的,去管皇帝陛下的家事。
可眼瞅着这都过去五年了,独得陛下爱宠的皇后殿下自从三年多前生下一位公主后,就再没喜讯传来。再有月余便是皇后二十八岁的寿辰,半年前陛下就吩咐要好生为皇后庆贺芳辰,可这眼瞅着皇后就快满三十了,万一再生不出皇子来,可怎生是好?
于是有那不怕贬官的忠勇之臣挺身而出,再次跟陛下提起纳妃之事。
卫恒端坐在龙椅上,简直恨不能将那站出来找死的大臣给一脚踢飞出去。一想到接下来他要去巡视边关,有将近两个月不能陪在他心爱的皇后身边,他就已经极不痛快了,偏这不长眼的臣子还要来触他的逆鳞。
因想早些下朝好回去多陪陪妻女,他也懒得再跟这些臣子们啰嗦,直接丢下一句,“朕曾得神人托梦,朕此生当同皇后共育有一女二子,再有替朕瞎操心者,斩!”便退朝匆匆去了椒房殿。
这离别前的一夜,帝后二人自然是说不尽的两情缱绻、难舍难分,缠绵到了极致。
自从他二人历尽前世的种种磨难,互诉衷肠、解开心结后,过了五年羡煞神仙的恩爱日子,还是头一回分开两月之久。
甄弗虽也有些离愁别绪,可她每日忙着照料爱女,倒也还好。只苦了她夫君卫恒,离了那温香软玉的娇妻爱女,竟是无一日不思之如狂。好容易巡视完边关,赶紧快马加鞭,连夜往京城赶。
一路疾驰入宫门,直奔爱妻所在的椒房殿而去。
如今这椒房殿名为皇后寝宫,实则还兼了他这皇帝的寝宫,因他除了上朝理政,召见臣子之外,几乎都在这椒房殿陪着皇后,因此早无人通传。
眼见马上就能见到爱妻娇女,卫恒正难掩心中激动之情,忽听殿内传来宫女们的惊呼声。
“娘娘,您怎么了?娘娘!”
那一瞬间,卫恒只觉心跳都停了几拍,他狂奔进殿一看,就见他的阿洛倒在地上,被几个宫女扶着,脸色苍白的吓人,更是吓得险些魂飞魄散。
他几步奔过去,一把从那几个宫女手里抢过爱妻,将她抱到床榻上,一面吼那些宫人,“还不快去请太医?”
看着爱妻那憔悴的容颜,卫恒简直心痛如绞,他才离开两个月,怎的他的阿洛竟憔悴成这样,是太过思念于他,还是又被哪个女干人所害?
他怒瞪着那些宫人道:“朕走的时候,是怎么吩咐你们的,定要好生照看皇后,不可有丝毫差错,可你们呢?”
那些宫女见惯了这位陛下在皇后面前俯首帖耳的温顺模样,还是头一次见识他的帝王之怒,顿时吓得跪倒一地,战战兢兢地道:“回陛下,因前些日子小公主病了,出了痘疹,娘娘忧心公主,任奴婢们怎么劝都劝不住,衣不解带的亲自照料公主,不眠不休了好几个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