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人马防守,有我这么大一片地盘挡着,你的防守兵力也将大大减少!建奴再敢来犯,我们互为照应,这不是双赢的局面吗?为什么一定要彼此内耗?”韦宝道。
“不是我要内耗!是你太贪心!我占据险山堡和镇江堡,你就要派人马防守我?你当我东江军是什么?当我们是建奴啊?你到底有多大野心?想割地称王不成?”毛文龙不悦道。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毛大帅,这些虚头巴脑的大道理就不必说了,我肯定没有不好想着割地称王!但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个人管比较好,而且,我可以将朝鲜的平安道和咸镜道弄来给你!再分几十万人口给毛大帅!你的地盘将比现在扩大数倍!这不好吗?”韦宝道。
“你将朝鲜的平安道和咸镜道给我?哈哈哈哈。”毛文龙似乎是听到了世界上最好笑的事情,狂笑起来。
韦宝也不急躁,等他笑完。
“韦宝!”毛文龙笑完之后,冷然道:“你当你自己是朝鲜王啊?你在朝鲜做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你用孙督师的名义扶持了一路人马,强行占据了黄海道和京畿道!这个事情,我现在没空管!但我要告诉你,这是不行的!而且,我要平安道和咸镜道做什么?我要是要了两个道,等于要了朝鲜北边的全部,要了整个朝鲜的三分之一地块,等于将朝鲜全部保护起来了!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到时候,如果建奴要攻打朝鲜,肯定会先全力攻我!你想让我来给你和朝鲜人当挡箭牌?韦宝你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啊!难怪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发展的这么快,甚至都可以与建奴扳手腕了!”
“毛大帅,险山堡和镇江堡,我是无论如何没法交出来的了!付出了几万人马的性命,我要是交出来,我底下人也会寒心!你有什么条件请开出来吧!只要我能办到,我都会尽力!我想请毛大帅明白一个道理,我今天在辽南做的一切,对东江军都是有好处的!倘若辽南保不住,试问谁的处境最危险?”韦宝道。
“你执意要霸占的话,就给我两千万两纹银吧!”毛文龙早就想好了条件了:“或者等价的粮食也可以!”
吴雪霞和林文彪很气愤,这么狮子大开口?他们之前都想到了毛文龙会狮子大张口,却没有想到毛文龙的胃口这么大!
韦宝早就猜到毛文龙可能对于朝鲜的土地不感兴趣。
因为大明在朝鲜人身上吃过亏的,当初万历派大军援朝,结果把国库都掏空了,也没有落下半点好处。
所以毛文龙并不想跟朝鲜人搞在一起。
其实援朝是好事,也不是说没打赢,但偏偏好仗不能好打,打赢了结果不如不打,大明朝当时从国力到战斗力各种优于倭寇,结果硬是把一场能很快结束的战争,打成了八年抗战,生生耗走对方,国库花了个底掉,
按当时水平论,明军精良程度是很不错的。就杨镐刘梃在朝鲜的表现,日后死在后金手里一点也不出人意料。
说万历三大征推动了明的灭亡,一是说经济上花钱太多,二是明王朝没有借这几场战争提高内阁的效率,军队的战斗力,三是没能借战争对东亚局势进行影响,反而被胜利掩盖了问题。
等到后金杀来,这帮骄兵悍将只能吞下失败。
万历援朝打完,反倒是建奴捡了便宜,大明一毛钱好处没有,朝鲜也还是朝鲜,除了分摊点钱粮成本,大明也没得到什么实惠,后金看热闹,大明除了花钱就是死人。
比较客观的评价是:大明,朝鲜和倭寇三败俱伤,后金得利。
归根结底,出兵援朝战争的宏观决定是对的。保卫自家门口。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官僚机构的**无能,导致了战争的延长,使得明朝多了一个放血的伤口,当时还在打另一场战争,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当时战争的组织形式,包括选帅,选将,调配兵力,后勤组织,具体战役配置都是值得批判的。
战争每个阶段的具体战役目标也值得检讨。但是出兵的大决定没错。
关键还在于**,钱花出去了,根本没有落到实处。
韦总裁的一直的看法就是战争是考验组织能力的,一个**的执行机构会浪费大量的物力,一个奖惩反馈体制完全失败的执行机构组织不了成功的战争。
这也可以很清晰的反映在历史上,一些溃兵,俘虏,一旦投降转换阵营,加入新集团,立刻战斗力飙升,单兵素质没有变,变的是部队的纪律体制。
明军降清后战斗力强大的多,可以一扫颓势,变成虎狼之师。战斗意识不知道高了多少。
反例就是岳家军被打散接管后,纪律性一溃千里,后来默默无闻了。
所以,关键还在于组织者。
韦宝就冲毛文龙对于朝鲜完全不感冒这一点上,就开始小看毛文龙了,这就不是一个成大事的人,就只盯着点鸡毛蒜皮的小利益,充其量,毛文龙也就是一个将,称不上帅才,更称不上是王霸之才。
“毛大帅!这笔账很好算啊!你若是不喜欢咸镜道,想给建奴征伐朝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