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明鹿鼎记> 【0468 吴襄才是投资之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468 吴襄才是投资之王】(3 / 5)

。”吴襄笑道:“你既然敢承诺归还辽西辽东世家大户们的近700万两纹银,你还怕再多出4000万两银子来吗?”

“我要是到时候不顾大明律令,吴大人怎么办?”韦宝试探的看着吴襄。

这句话,也就是这个场合,只有韦宝、吴襄和吴雪霞三个人,要是再多一个人,韦宝不会说这种话,因为,这是一句彻头彻尾代表谋反的话啊!什么情况下,一个大明的臣民,才能说出不顾大明律令这种话?

吴雪霞吃惊的看着韦宝,像是不认识了韦宝一般。

吴襄听韦宝这么说,却好似听一句很寻常的,诸如你吃过了吗这类的话,呵呵一笑:“那更好!小宝你要是有这么大的气魄,也证明我吴襄没有看错人,男人便是要有舍得一身剐的豪情壮志,我吴襄没有,但是我很佩服这样的人!你不听从大明律令了,但你不能不对手下人,不能不对天下人有个交代!那样的话,你更要还上我的银子,否则,你就是一个没有信义的人,一个没有信义的人,谁会跟你?”

韦宝无语了,的确,这个时代的人将信义看的比天还大,失去了信义,的确等于自断经脉!

吴襄微微一笑,接着道:“所以说,借钱这码事,最怕的是对方没有能力,不能赚钱光会花钱!我相信小宝你有这个能力,否则我也不必赌上身家性命!另外,我这门生意唯一的风险便是你死了!人死账消,你底下人树倒猢狲散,我的银子也就打了水漂!”

韦宝默然点头,所有的可能性都被吴襄计算在内了,这一刻,韦宝才明显感觉到,在吴襄面前,自己还是太稚嫩了一些呃。要是吴襄从他出江湖一开始便这么针对的研究他,注意他,韦宝自认为,在吴襄的压制下,自己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现在这么大的成就,吴襄开始是轻敌了,但是当吴襄将他当成对手一样重视的时候,自己就很难了。

“你可以考虑一下,不过要快,今天的宴会,便是极好的一个机会,正可以将这些风声都放出去!”吴襄笑道:“还有,你借了我的银子,我就会担心你不明不白的死了!这还等于替你自己买了一份保障!”

韦宝点头:“不用考虑了,翻倍就翻倍!我同意三年之后,天启七年八月,还你4000万两白银!”

韦宝的果断,在吴襄的意料之中,并没有太惊讶。

倒是吴雪霞急道:“韦宝,这事很大,你最好再想一想,想清楚一些,4000万两可不是4000两!”

“这个利害关系我知道。”韦宝道:“那么,吴大人,这趟帮我收购粮食,你预备从中得到多少好处?”

“我可以一分好处都不要!你不是以三辅的名义成立了蓟辽商会吗?我可以发动吴家所有人,以三辅的名义帮你收购!你只需要留出200万两银子的好处给辽西辽东其他世家大户便可!让他们在这次大收购粮食的过程中得到好处,这样做,也是为了小宝你着想!你和祖家的恩怨暂时我也没有能力替你化解!与其他世家大户搞好关系,那么,你所要提防的,只剩下祖家,会让你的压力轻的多。新植之树不可摇其根,初生之鸟不可拔其羽。我就等着你三年之后还我4000万两银子便可以了。”吴襄笑道。

新植之树不可摇其根,初生之鸟不可拔其羽这句话是明太祖朱元璋说的。

朱元璋出身寒门,在农民起义中起家,最后做了皇帝,开创了大明基业。朱元璋的出身背景和经历,决定了他的治国方略。崇尚节俭。做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依旧保持节俭,不喜欢奢华,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都非常简朴,早餐仅吃蔬菜,坐的马车,住的寝宫,穿的衣服,都很简单。

减轻赋税。明朝刚建立时,朱元璋说:天下初定,犹如新植之树不可摇其根,初生之鸟不可拔其羽,要安养生息之。意思是不要对农民剥夺太严重,他曾告诫自己的儿子要时刻想到农民的饥寒。

轻俸薄禄。明代200多年的官员俸禄,皆以朱元璋的规定为标准,按照《明实录》等的记载,明代官员的工资是很低的,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曾感叹道: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

重罪腐败行为。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发现很多官员奢靡,于是下决心整治,颁布《大明律》,《大诰》、《大诰续篇》等法令,若有腐败行为,即便是皇亲国戚也不饶恕。

在朱元璋治国方略的指导下,明代国力日益强盛,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并引领了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

韦宝对朱元璋很崇拜,所以对朱元璋的事情也知道一些。

比如,在朱元璋之后,经过官民的共同努力,明代经济获得大发展,导致西方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促使欧洲探险家到美洲开采白银。

在政治上,明代开展朝贡外交,明代中国成为四邻国家向往和朝拜的对象。这一切,都与明朝初创时朱元璋的采取的治国方略不无关系。

历史一再地证明了节俭、薄赋、反腐等的作用,韦宝一直在对照老朱的路线,发展自己的路线,这个时代脱离不了封建体制,必须不断去研究摸索,韦宝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